
作者 /王偉齡
攝影/凱辛雅(Keziah Jean)
發放現場的牆內牆外,可以看到荷槍實彈的海地國家警察和特種警察來回巡邏,但面對這幾次大米發放,維安部隊的神情已不若往年那樣按著配槍神經緊繃。而發放現場外的數千海地居民,竟也漸漸養成習慣,不用人指揮,就自動排起隊伍井然有序。慈濟在海地耕耘多年後,愛與善的種子已然發芽,只要是慈濟大旗飄揚的發放現場,不再出現為了搶糧發生暴動的情形……
文明的秩序
2019年1月21日到1月25日,慈濟海地關懷團在海地首都太子港(Port-au-Prince, Haiti)的太陽城(Cité Soleil)進行每天兩場的大米發放。天還未亮,發放現場牆外就聚集上千人,自動沿著牆分成兩列。即使日頭越來越炎,大家都還是安安靜靜的,不鼓譟、不喧鬧。
牆的另外一頭也是有組織的進行搬運大米的工作。慈濟邀集海地志工兩百多人,面對台灣運來兩百噸的愛心大米,堆得像山一樣高……他們沒有多想,立刻抓起米袋,先從貨櫃搬上卡車,再從卡車卸貨到倉庫,然後發放當天,再將所需的大米從倉庫扛出來,整整齊齊地堆疊……兩萬包大米上上下下搬運了至少四次,每一包重十公斤,志工們黝黑的皮膚因為汗水淋漓在陽光下閃閃發亮,沒人喊累,整個現場是歡喜的流暢的,因為志工們知道,肩上的每一包大米,都可以確保一個家庭一個半月不會斷炊。

粒粒都是愛
沈甸甸的大米,具足眾人的愛,也具足了因緣,才有辦法從台灣跨海送到海地飢餓的人手上。連續幾場發放,每個家庭領取兩袋大米,共9608個家庭受惠。而有的孕婦、老人、孩童,吃力的拖著家人引頸期盼的大米,志工們心疼,也趕緊伸出援手。


儘管海地強震已過去九年,嚴重的食物短缺依然使部分海地居民面臨饑餓,有時一周只能吃上一到兩餐。
慈濟志工 陳健 (James Chen)
慈濟的大米,也保留給海地的老人院一一慈濟志工每次來訪,一定會來探望。震後這麼多年,有一餐沒一餐,很多老人什麼都沒得吃,只嚐到滿肚子的飢腸轆轆。現在慈濟志工一到,廚房就開始冒出白色的熱氣,不斷在大鍋上蒸騰著,米香四溢。穿著慈濟背心的海地志工也拿著大鍋鏟,煮好漂亮飽滿的台灣大米,放在鐵盤上,再淋上來自加拿大的大豆泥,簡單,卻是這些老人眼裡的珍饈。


然而慈濟此行的任務還沒結束……
破舊的鞋
海地沒有柏油路,路面多是凹凸難行的碎石,走不了多久鞋子就會損壞,光著腳走更是難受,尤其是對學童來說,每天都要走好長一段路才能到學校。為了讓孩子上學的腳步輕快,慈濟於2018年12月捐贈兩萬雙鞋給海地學童,交由當地神父如濟(Zucchi Olibrice)發放。截至慈濟海地關懷團抵達之前,共發放了一萬兩千多雙。
1月25日,慈濟志工在大米發放結束後,前往OPEPB校區舉行學生鞋捐贈典禮,三千多名學生用歡樂活潑的法語歌歡迎慈濟志工的到來,慈濟志工也蹲下來為部分學童穿上新鞋。期許一雙的新鞋,可以帶著他們在學習的路上走得更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