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范圣宗、黄芳文;编辑/李成林
阿伯罕(Abraham Roseman)表达对慈济志工们长期以来不间断关怀的无限感恩。摄影/黄芳文
当春天渐进尾声时,美国各大学也开始进入毕业季。2023年4月22日在德州奥斯汀联络处举行了一场毕业感恩会,八位慈济大专青年联谊社(简称:慈青社)的毕业生在三十余名同学及志工们的祝福下,圆满了大学的生涯并踏上人生的另一个里程碑。会中播放了每位毕业生的活动回顾及朋友给予祝福的影片,温馨之余也看得出慈青之间深厚的情谊。
结识一群知心好朋友
“我的大学第一年正值疫情中在家远端上课,过着有家人服侍的生活。”毕业生古桑(Kuzon Khan)打趣地说:“直到真正来到了学校才发现原来生活是要自己打理,朋友要重新认识,还好那时候遇到了慈青。”他说在慈青社里结识了一群知心的好朋友,不但念书的时候有伴,平时安排活动也会邀请他参加。
沉默寡言的黄智杰在许多奥斯汀志工的印象中还是个在慈济人文学校学习的孩子。想不到转眼之间他也将大学毕业,并前往休斯敦就读医学院。他分享自己在慈济这个环境里找到了人生的目标,期望今后能不负众人所托,成为一名品德兼备的医生。
同样是在慈济大家庭长大的还有林家仲。身为独生子的他生性害羞,却在同学们的鼓舞下决心承担慈青干部,后来也承担了慈青辅导家庭学长,负责接引关怀新人。林家仲很感恩慈济,让他从一个很不会说话的人,慢慢地转变成一名“勉强说得出话的人”。
回想起来,我也很讶异会有这样的转变。但是我十分感恩慈青社给了我这个机会成长,也很喜欢现在的我。
圣安东尼毕业生 黄山姆
韩国裔的黄山姆和林家仲一样,都是来自圣安东尼的毕业生。韩国裔的他是在室友林家仲的强力邀约下认识慈济。那时慈青干部招募新生的热情与活力深深地吸引了他,也让他开始对这个尚未认识的团体产生好感。后来每一次参加志工活动,都让他感受到生命更加丰富,也催生了他承担今年度志工活动干部的意愿。尽管在刚加入慈青社时的他十分怕生,但如今的他却是能够独当一面了。
不断挑战尝试新事物
来自德州达拉斯的章永佳也是在慈济人文学校长大的。她分享从大学第一年加入慈青社开始就不断挑战、尝试新事物;不论是上台分享、主持还是与不认识的社员交谈,都是她以前没有过的经验。尽管每次与陌生人交谈时内心都是很紧张的,但是身为社长的章永佳决定放下自我的恐惧,以身作则,带领干部们主动去认识来参加活动的每一个人,才渐渐地培养出慈青社在校园中的能见度。她主修护理,要到秋季才会完成所有的课程,所以很欢迎新进干部有需要可以与她联络。
加入慈青行列,让世界变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