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郑琇文、张晓宁
高中生们亲手绘制的卡片,对第一线的医护人员表达谢意。摄影/张晓宁
疫情发生以后,大家的生活方式和付出爱的方式都改变了。北加州一群正就读高中的慈济少年志工,以接力的方式完成制作口罩、头套、和医用帽,捐给医疗单位和需要帮助的弱势家庭,同时也主动发起写卡片关怀第一线医护人员,捐赠旧衣予关怀发放个案,让社区和医疗单位感受到高中孩子们浓浓的关怀与心意。
硅谷高中团学生家长、慈济志工张晓宁(Vivian Chang)说,发动制作医用帽和口罩起因是,有位家长的工作是在实验室做生物检体测试, 看到团队每天面对医院来的检体,丢掉大量的抛弃式口罩,觉得非常不环保,所以询问慈济可否提供布口罩,他们可以每天自己清洗;加上高中团里也有家长在凯萨医院(Santa Clara Kaiser Hospital)工作,表达了医护人员也有这方面的需求,因此经过讨论后,大家决定一起接力完成制作医用帽和口罩,捐赠给第一线的医护人员,表达感谢之意。
从六月初起,在几乎是全体总动员(团内33个高中生)的情况下,开始分组进行买布、洗烫、剪裁、车缝、穿耳线、缝扣等程序,一组完成后交给下一组。高中团里不是每个孩子都会车缝和拿针线,一位妈妈在群组里说,她家男孩才开始缝第一针,就发出惨叫, 因为针直接戳在手指上。说完, 立刻有四位妈妈附和,同样的事也发生在他们家。让人欣慰的是即使孩子被针戳到好几次,每个人还是负责任地完成任务。
最后孩子们共完成126个医用帽套。第一批捐赠给凯萨医院(Santa Clara Kaiser Hospital)50个帽套,医院人员特地写email感谢,并询问是否可以增加数量,最后总计100个医用帽套捐赠给凯萨医院,其馀26个医用帽套给其他单位;制作的178个口罩则共全数给桑尼维尔社区(Sunnyvale)作为东帕拉阿图(East Palo Alto)个案关怀发放;173个发带捐赠给凯萨医院。
支持慈济灾疫中长期援助计划,陪伴疫情中受重创的弱势族群。



配合桑尼维尔社区的东帕拉阿图个案关怀发放,这群孩子发动捐赠小孩衣物,总计回收捐赠20多袋至少八成新或全新的衣物,希望让东帕拉阿图个案的家庭感受到高中团大哥哥大姐姐的关爱。



做发带、帽子能在安全范围中帮助医护人员、同时也让我们学会一项新技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学生 谢艾芹
即将升11年级的姚承妘(Alyssa Yao)表示,花一些时间,可以为保护其他人的健康付出心力,觉得很值得,很高兴参这个活动。
负责车缝的陈怡婷(Isabel Chen)拒绝妈妈的帮忙,家长钟华(Hua Zhong)笑说:“原本想说有些步骤挺困难的,就问她需不需要由妈妈来做那些比较复杂的部分, 没想到被一口拒绝,孩子说,‘这是我的心意,我要自己做’。”
陈心慈(Ivilyn Tan)以前从来没用过缝纫机,因为家里有一台全新缝纫机,很勇敢的接下车缝的工作。虽然这台缝纫机已经买了三年,却连盒子都还没拆箱,终于因这次的工作得见天日。陈心慈从网路上看基础教学,一步一步的慢慢摸索,做出来的成品让人不敢相信这是她的第一个作品。



施之铭(Ian Shih)在口罩的项目负责剪裁,这是他第一次知道什么是版型;在发带制作中,七年级的弟弟也加入制作行列,兄弟两人在说说笑笑中齐力完成把长布条卷翻面的工作,家长施志盈(Jimmy Shih)说:“看着孩子一边做帮助人的事,同时又能增进家庭和谐,真是令人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