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访/吴瑾、蔡怡暄、阙秀娟、Vivian/洛杉矶报导
核桃幼儿园的学生帮忙将所有学生捐的食物装箱放到推车上。图片来源/教育基金会
慈济美国核桃大爱幼儿园学生运用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来一起帮忙制作食物募捐(Food Drive)的箱子。幼儿园老师薇基妮雅(Virginia)說:“这是我们精心制做食物捐赠箱,孩子们用手掌在箱子上盖手印,我们请捐赠干粮食物的孩子代表盖手印,这项活动是为了帮助有需要的家庭能够因为这次活动,得到很多食物,度过一个美好又丰富的感恩节。”
孩子和家长的爱心


食物募捐活动是在每年感恩节时举行,慈济核桃大爱幼儿园和蒙洛维亚大爱幼儿园举办为期三周的食物募捐活动,小朋友选择自己想捐的食物,再由家长们替他们准备好,隔天到校后,各班老师就会在门口帮忙孩子把食物放到置物箱里。这个活动可以说是孩子和家长共同发挥极大的爱心。
慈幼的老师们会在课堂上解释这次捐献的重要性,结合十一月的品格教育,从分享学习付出的精神,帮助经济上有困难的家庭就是最好的实践。老师的解说和募捐活动,让学生们实际感受到做善事的快乐和重要性。
家长们都觉得这个食物捐赠活动对孩子很有帮助。家长徐亚芸说:“虽然我们现在三餐无忧,可以吃饱、吃好,但是希望可以和小朋友一起了解到,全世界还有很多人需要帮助。这个活动可以让孩子养成不要浪费食物的好习惯,并且把自己爱吃的东西分享给其他人。”
改变世界的善种子

当大人问孩子们,我们要怎么帮助别人?学生们都抢着回答。学生陈楷斯说:“妈妈送给我食物,然后我再捐给别人,这样是做得好(好事)。”学生陈家盈欢快地回答大人的问题:“我跟爸爸妈妈去买东西送给别人。”
食物捐赠是一项重要的活动和行为,让不能体会日常中缺乏生活物资的孩子,也能够感同身受。蒙洛维亚大爱幼儿园老师艾玛·加莱戈斯 (Emma Gallegos)说 :“我们的孩子很幸运,有能够工作的父母,有温暖的家。我们需要孩子们了解,在这世界上有很多人因为不同的原因,没有一个温暖的家;也许是父母失去了工作,或者可能是一场自然灾害造成的家庭破碎。”
孩子们需要知道,捐赠一罐食物或是一袋马铃薯,这样一个简单的行为,对于没有食物的人来说,将会改变他们的世界。现在灌输孩子们这个观念,就像播下一粒种子,有望在未来能够利益于社会,并且始终为有需要的人着想。
幼儿园老师 艾玛·加莱戈斯(Emma Gallegos)
蒙洛维亚大爱幼儿园学生芮米和妈妈一起带食物来学校捐赠,这是她第一次参加幼儿园捐赠食物活动。她的爸爸余经纬和妈妈陈雅慧觉得这个活动很好,很感恩:“这个活动很特别,孩子看到同学把食物带到学校,她就很兴奋的回家和我们说,她也要去超市买东西拿回学校。因为慈济是一个有中国传统的学校,也有西方社会很喜欢做的食物捐赠、玩具捐赠等活动。这些活动可以让孩子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之中学习付出和服务他人的品格,我们觉得很感恩,也很喜欢这种作法。”
童言稚语,人间最美温情


核桃大爱幼儿园学生将带来的食物放到自己班级的食物募捐箱。教师借由食物募捐活动,引用证严法师的《静思语》:“天上最美是星星,人间最美是温情”来教导学生付出不求回报的精神。适逢感恩季节,学生也自制小花亲手送给学校每位老师们,感恩老师辛劳的教导。
蒙洛维亚大爱幼儿园学生带来许多的食物,学生杨淳熙:“我带了面条和罐头来帮助别人。”学生凯菈(Kara Cordero):“我带了我最喜欢的食物,果冻和爆米花跟其他的人分享。”学生林映廷:“有人肚子饿,没有饭吃,我带了番茄酱和玉米,是我和妈妈一起选的。”学生文以正:“有些人没有食物,所以我带了食物来给他们。”学生吴定亮:“他们不够食物,我们可以去帮他们。”学生们将家中带来的食物,放在教室中的桌子上。
当地的食物银行特别开车来到学校拿取学生募捐的食物时,教师和志工,带着孩子们帮忙将食物放到推车上,并推到食物银行的车子旁,确切感受到捐赠的行动。

这次活动带动大家一起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也提供家长们一条捐赠的渠道,家长们很欢喜帮助有需要的人,食物可以暖胃,也可以传递人间温暖。
美国慈济教育的目标是在美国推动品格教育,并强调“感恩、尊重、爱”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