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9 Results

慈濟理念

慈濟理念付出無所求。付出之意,是以包容心、慈悲心、智慧心看待一切緣起,關照一切事物的生成。無所求即為清淨心,即為空。無所求的清淨心才能用無私的愛關照緣起,才能不斷地為眾生付出。 竹筒歲月 「慈濟功德會」的發源 證嚴法師的三求與三願 新春三願 – 全球慈濟人的願 慈濟的農禪精神 自力更生 不受供養 感恩.尊重.愛 當感恩、尊重、愛是動詞 就是慈濟人文 證嚴法師與慈濟世界 1966年,證嚴上人萌生為貧苦世人服務之志 適逢花蓮海星中學三位修女來向上人會晤,談論彼此的教義,上人對於修女提問佛教對社會的貢獻,感到心情沉重起來。 當時佛教徒各自行善,常以隱名氏的名義進行,也零散缺乏組織;上人於是決定將這股力量組織起來,先從救人做起。 1966年5月14日(閏農曆3月24日),「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正式成立。 了解更多 證嚴法師的影音專區​ 佛教的慈善來自佛陀的慈悲思想「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感同身受」是核心思想。大慈心人人本具,慈悲心與富裕無關,而是著重心的啟發。佛教的慈善並不具備基督教救贖的概念,而是強調眾生與我同一,他們的苦就是我的苦,所以言「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以慈濟宗門證嚴上人的理念是付出無所求,付出還要感恩;感恩我們能做一個幫助人的人,而不是被幫助的人。 參觀影音專區 靜思淨斯 相關連結 認識慈濟美國 publication 認識慈濟美國 衲履足跡 慈濟志業

Read More »

慈濟美國歷史

| 慈濟美國介紹 | 1989年,美國慈濟於南加州成立,是符合美國稅法501(c)(3)的非營利慈善組織,至今全美已有63個分支聯點。 「原點」與「圓點」:自力更生,就地取材 – 在海外築一個家 若翻開「美國慈濟基金會」的奮鬥史,它說的就是一個「落地深耕」的故事⋯⋯。 1984年11月,加州州政府通過了慈濟的申請「佛教慈濟基金會美國分會」;1989年12月9日, 慈濟基金會美國分會也正式遷入南加州阿罕布拉市(Alhambra),正式宣布成立「佛教慈濟基金會美國分會」,慈濟自此在海外有了第一個分會,也有了一個「凝聚的原點」。從此以後,「美國慈濟基金會」開始以上人「慈悲喜捨」精神為養分,開始在美國土壤上發芽茁壯。2001年,「慈濟美國總會志業管理中心」在南加州成立,2004年正式遷入南加州聖諦瑪斯(San Dimas)園區,並在全美成立8個分會、63個慈濟據點。 當年從加州向外撒播的第一批種子,在多年的努力下,讓各分會近年也都有了自己的「家」,也讓「佛教慈濟基金會」在美國有了向下紮根的力量。 「根」與「耕 」- 與災民肩並肩,一起打造家園 談起當年篳路藍縷的歲月,身為「慈濟美國分會」首任執行長的黃思賢,頗為感慨,「當時,大家對慈濟的認識很少,我只能那裡需要我,我就往那裡飛。」惦著證嚴法師「自力更生,就地取材」的叮嚀,在一場場「家庭茶會」中,黃思賢以「三機作業」- 錄音機、幻燈機和傳真機 – 的方式,帶著當年的「慈濟基金會美國分會」的慈濟志工,一步一腳印的開始走入美國社會。 然而,這條近30年的「深耕之路」,也是慈濟志工和美國人民肩併肩經歷天災、重建以及深入社區的紀錄……。 2001年,紐約發生911事件。慈濟志工以行動打破籓籬,近半年的時間,發給3,164個家庭、每戶最高1000美元的補助,總共發出近200萬美元,成為當時第一個提供受難家庭現金援助的亞洲慈善組織。「慈濟基金會」的行動,也讓美國數萬災民以及政府感動了。因此,在2001年11月6日的「美國國會聽證會」裡,「慈濟基金會」受到公開感謝。從此,美國社會社區人民,對慈濟人藍衣白褲的身影更熟悉了。不時的在各個災難現場,可以看見慈濟志工們拿著環保毛毯、熱食以及災民所需的各種物資穿梭其中。例如,2005年橫掃美國數州的「卡崔娜颶風」,美國慈濟即動員超過1000名志工,以給予「沃瑪現金卡」(Walmart gift card) 的方式,發給22487戶的受災戶、共58,553人,共發出412萬元的急難救助金。並在全球三十多個國家發動募款,濟助災民。 美國「911事件」以及「卡崔娜颶風」的賑災,可被視為「美國慈濟基金會」的二個轉捩點 。「美國911事件」的賑災讓「慈濟基金」被美國社會所看見;「卡崔娜颶風」的大規模募款則讓慈濟志工們更進一步的思考,如何能更有效的將援助送到災民手裡。之後,慈濟志工們與銀行合作開發慈濟專屬的「現值卡」,之後,證嚴法師也特地為美國設計慈濟的「現值卡」。對於慈濟志工們而言,看到災民因為「現值卡」讓家園重建,發自內心的笑容,一切的努力都值得了。 然而,慈善和賑災像是一條無止盡的路,挑戰永遠伴隨著災難而來 ……。 在美國境內,2005年「卡崔娜颶風」之後,緊接著2008「愛荷華大水」、「南加州林火」、2012年「桑迪風災」、2016年「路易斯安納州大水」、2017年「哈維風災」、「瑪莉亞颶風」,到2018年「佛羅倫斯颶風」、「麥克颶風」「坎普山火」……。在中南美洲,也是天災連連,2010年「海地大地震」和「智利大地震」、2011年「宏都拉斯大水」、2014年「海地北部大水」到2016年「厄瓜多大地震」和「馬修颶風」重創海地,2017年「墨西哥大地震」……。越來越多的天災,在在考驗慈濟志工的耐力與毅力。 家的原點與圓點

Read More »

慈濟美國介紹

「原點」與「圓點」自力更生,就地取材 – 在海外築一個家慈濟美國歷史 若翻開慈濟在美國的奮鬥史,它說的就是一個「落地深耕」的故事…。 1984年,加州州政府通過了慈濟的申請「佛教慈濟基金會美國分會」;1989年12月9日, 慈濟基金會美國分會遷入南加州阿罕布拉市(Alhambra),正式宣布成立「佛教慈濟基金會美國分會」,慈濟自此在海外有了第一個分會,也有了一個「凝聚的原點」。從此以後,美國的慈濟人開始以上人「慈悲喜捨」精神為養分,開始在美國土壤上發芽茁壯。2001年,「慈濟美國總會志業管理中心」在南加州成立,2004年正式遷入南加州聖諦瑪斯(San Dimas)園區,並在全美成立8個分會、65個慈濟據點。 當年從加州向外撒播的第一批種子,在多年的努力下,讓各分會近年也都有了自己的「家」,也讓「佛教慈濟基金會」在美國有了向下紮根的力量。 觀賞【2021年慈濟美國大藏經】: https://youtu.be/y_ok-I0ZoKQ 慈濟在美國的歷史足跡 1989 –  重要記事年表 慈濟全美各分支聯點 慈濟就在你身邊 慈濟美國總會座落在加州洛杉磯聖諦瑪斯市,除總會之外,在全美還有其他八個分會,在全美國50個州中的25個州,建立65個分支聯點。 查詢全美分支聯點 美國總會 紐約分會 北加州分會 新澤西分會  華府分會 芝加哥分會 達拉斯分會 德州分會 夏威夷分會 相關連結 年度志業成果報告 (English)

Read More »
影音新聞

颶風過後百廢待舉 現值卡解燃眉急

美國慈濟志工持續關懷美屬波多黎各,及時送上的現值卡,可靈活使用的現金,解決許多災民的燃眉之急,這也讓許多災民很訝異,並且更想認識這個來自台灣的慈善團體。

Read More »
新聞故事

北卡佛羅倫斯颶風賑災感想​

/maxresdefault.jpg” /> 在災難中生出力量 慈濟志工 蔡瑞洪 今年我和46位熱情的慈濟志工及慈青們一起到北卡(North Carolina)新伯爾市(New Bern)參加佛羅倫斯(Florence)颶風賑災。由於担任解說員的工作,因此,有機會和受災戶做贴心的對話。 從對話中,我了解到,颶風受災戶勇敢地面對天災所帶來的挑戰。他們不怨天尤人,對親朋鄰居施以愛心的行爲深深地打動了我。例如,一位單親爸爸因為房子浸水數尺高,家具、電器和車子全毀了。每天晚上只能帶著兩個幼兒,去不同的親戚朋友家寄居。可是他還是面帶笑容充滿信心,認為日子還是得過下去。另外,有一對結婚65年的夫婦,80多歲了,先生生病需要醫療護理。他們夫妻遇到這麼嚴重的水災,還是愛互相扶持,用堅定的信仰令他們坦然地面對天災。還有一位媽媽提到颶風的損失就止不住淚水對話中才知道她難過的不是自己,而是不忍心看到他人受苦,想要幫助卻心有餘而力不足。我勸她,把心定下來才有力量幫助別人,她答應以後要成為一名慈濟志工。 經過對話,他們對 證嚴法師的慈悲、竹筒歲月的慈濟精神都十分感動。災情發生一個多月以來,FEMA (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政府和保險公司都沒有給予災民足夠的幫助,可是我們這一群來自遠方的陌生人卻真诚地幫助他們。當受災戶收到200到600元美金的現值卡時都十分感動,尤其是當他們知道現值卡是集合着許多捐助人的愛心,他們兩眼含淚,一再的告訴我,他們永遠不會忘記我們的愛心與關懷! 許多受災戶拿到慈濟毛毯和平安吊飾,都會讚嘆毛毯竟然是由許多志工辛苦收集、清理、加工的70個塑膠瓶所做成的。希望他們平安無憂,在心情不好的時候,摸一摸慈濟毛毯,感受慈濟人的愛與祝福,勇敢地走下去,同時也鼓勵他們一起做環保,盡量減少社區垃圾,盡快重建家園。 颶風受災戶勇敢地面對天災所帶來的挑戰。他們不怨天尤人,對親朋鄰居施以愛心的行爲深深地打動了我。 蔡瑞洪 看見希望 慈濟志工 陳金蘭 成就這一次颶風佛羅倫斯的賑災活動真的不容易! 颶風在九月中登陸北卡羅來納州。華府分會幾位核心成員立刻成立專案小組,定期和本會、總會和其他分會開會,提報收集的災情、評估、考量,兩次的勘災、和災區相關人員互動,了解最新動,希望能夠盡快決定發放地點和日期。終於,我們決定 10/27 和 10/28 同步在3個城市,費耶特維爾(Fayetteville)、蘭伯頓縣(Lumberton),和新伯爾市發放。 然而,出發前一天我們還面臨變數。 譬如我們的災民資料來源是紅十字會,但災區的水不退,FEMA 或紅十字會沒辦法評估災情,造冊就成了問題。我們深刻體會到,時間並沒有站在我們這一邊。如果我們等待造冊完成才行動,那麼,我們就不能即時給予災民財務支援和心靈上的膚慰;再者,賑災日期遲遲沒有定案,志工的熱情可能一天一天縮減。因此,我們決定只能就手上不完整的紅十字會資料,構思下一步要怎麼走。根據過去的賑災經驗,大家集思廣益,討論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消除瓶頸,讓賑災工作更加順?。

Read More »
新聞故事

慈濟志工全美冬令發放紀實

資料提供/全美人文真善美志工 行動不便的長者,親手將匯聚點滴的愛心竹筒,倒入滿滿祝福的功德海中。攝影/陳欣悅 一年四季,冬天氣候寒凍,對於貧窮殘病加飢寒交迫的人,是最難受的事。美國慈濟志工多年來在各社區角落發現需要幫助之人,在寒冷的冬季送上一餐熱食或幾件禦寒衣物,希望這份溫暖,可為辛苦的人們帶來幾分希望。   不會煮飯 卻愛跑這個廚房 一個只會煮泡麵和白飯的中年男子,為什麼要常往新澤西伊萊嘉廚房跑呢?新澤西慈濟志工10多年來在伊萊嘉(Elijias Soup Kitchen)定下熱食與送暖時間表,從不間斷。 美國的社會福利金通常在月初發放,所以月初來領取熱食的受助者通常不多,但2016年12月3日卻來了60多位民眾。今年有幾位新來的長者與年青客,多次詢問志工,確認菜餚是否全素,因為他們都是是素食擁護者。他們認識素食的美味,那種立刻得到的成就感是非常美好的。 志工蕭惟斌的太太很好奇,自己的先生明明不會煮飯,卻很喜歡參加熱食中心的服務,她覺得應該是在幫倒忙。蕭惟斌卻分享,服務遊民和低收入戶的餐點,是要從零做起的,看著種種食材經志工們精心烹調變成美味餐點,再看著受助者大口大口地把菜餚全部吃光光,那種感覺非常滿足。 志工吳濟耀(右)和新科慈誠邰竹生雖然平時在家不做飯,但是來到了熱食中心,動起手來也還蠻利落的。攝影/蕭惟斌 由於 Soup Kitchen的規定,所有食材都必須在廚房準備,所以平常不太煮飯的師兄姐也必須下手做羹湯。攝影/蕭惟斌 一位從臺灣來的黃先生,多年來都會出現在受助隊伍中,相對於其他人會領受所有志工準備的熱食與物資,黃先生只拿了他所缺少的手套。他告訴志工,自己沒有親人可以依靠,只能住在避難所,他對佛法很有興趣,知道貪念是很可怕的「三毒」之一,所以儘管生活不豐裕,他卻很知足。 蕭惟斌回想之前開始做發放時,心裡曾有過許多疑問,「為什麼這個人衣著這麼光鮮,還來吃這免費的食物?」「為什麼這個人這麼多年了,還是不停的來呢?」這些妄念在每一次的服務中,慢慢的消失了。他學會不要被眼前的景象所迷惑,自己捏造故事。 回家的路上,他回想今天的一點一滴,那種付出後的滿足感,就是讓他一直願意來這個最不熟悉的「廚房」服務的動力。 持續16年的愛與關懷,從來不曾因任何原因而缺席。攝影/韋偉 北加州聖荷西 | 關懷街友及孩童 2016年11月13日早晨,志工來到聖荷西市中心的何瑞斯曼小學(Horace Mann Elementary)進行冬令發放。這份持續了16年的愛與關懷不曾缺席。媽媽志工們藉由退伍軍人節學校放假時,領軍孩子們提前到分會打包物資。 活動當日,幾位柏克萊大學的慈青穿梭會場、關懷街友,並以小提琴演奏古典音樂。一位街友生活困苦卻明白手心向下的道理,願意與志工一同幫助他人;退休的哈里森先生,因為社會福利金無法負擔高漲的房租,從此成了街友,他拿出口袋裡的歲末紅包,遙遠轉達對上人的感恩。 熊貓集團(Panda Express)持續3年提供午餐,今年準備160份簡餐,在寒冷的季節為街友添增了熱騰騰的溫暖。 12月9日,北加州志工又來到南聖荷西市的萊容大學預備學校(Lairon College

Read More »
新聞故事

每一人 每一天 每一餐 從我蔬醒

資料來源/全美人文真善美志工 紐約慈濟人走入時代廣場的人群中,邀請大家一起茹素愛地球。 美國慈濟人推動「 111世界蔬醒日」,在全英文網站,用事實說明為什麼要素食。 慈濟基金會結合志工力量,歷經將近一年的討論與籌備,從2016年12月正式展開「一個人,一天素,一起愛地球」的連署行動,全球慈濟志工也透過網路與走上街頭、深入社區來宣導,展現了地方特色與創意,佛教的慈悲理念,化為應世能行的生活實踐。  美國慈濟人推動「 111世界蔬醒日」,在英文網站,用事實說明為什麼要素食。 紐約 紐約慈濟志工與「一神普救教會」(Unitarian Church of All Souls)攜手 ,世界蔬醒日(1月11日)在曼哈頓發放熱食。 紐約的時代廣場-跨年夜時,可聚集好幾百萬來自世界各地的著名地點,美國時間的從2017年1月7日,紐約慈濟人決定走入時代廣場的人群中,邀請大家一起茹素愛地球,後來轉往地鐵站的地下街道,與人群互動。 紐約慈濟志工與「一神普救教會」(Unitarian Church of All Souls)攜手,世界蔬醒日(1月11日)在曼哈頓發放熱食,傳達蔬食的健康美味。  北加州 北加州庫菩提諾慈濟人發現,在矽谷南灣最大、人潮最多的 Westfield Mall 商場裡,開放讓非政府組織(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免費申請攤位。佳節時刻,人潮很多,慈濟人把握機會介紹慈濟、環保賑災、還有「111全球蔬醒日」。 舊金山慈濟人也把握各種活動因緣,積極廣邀人群響應世界蔬醒日。2017年的第一天,舊金山13位志工至舊金山最大的教堂 – 「瑪麗教堂」( St.

Read More »
新聞故事

大愛蔬果車 駛向南加

作者/林綺芬 自幼生長於墨西哥孤兒院的羅曼,一心為貧困地區的孩子們奉獻。攝影/林志隆 「你們的研究完全正確,我們學區裡的中、小學,的確有90%以上的學生來自低收入家庭。」5萬多位學生裡,有4萬多名學生不知下一餐從哪裡來。 繼「大愛醫療巡迴車」開到鄉間義診,改善村民的交通與醫療問題,美國南加州慈濟志工啟動「大愛蔬果車」計畫,將新鮮食物送到偏遠的聖伯納汀諾縣,讓不知下一餐在哪裡的偏遠小學孩童得以溫飽。 這項計畫已於2016年11月20日結合義診及二手衣發放,於印地安泉(Indian Springs )高中首次試行;12月15日於瓊斯小學(Juanita Blakely Jones Elementary School)做第二次發放。 大愛蔬果車試行前置作業-物資領取及整理。攝影/曾永忠 吃不飽的孩子 慈濟志工在聖伯納汀諾舉辦義診已有23年。2015年底的某一天,志工照例在高梅茲小學(Gomez Elementary School)舉辦義診,校長波特(Potter)女士不經意提及:「上週我們學校餐廳失竊!」慈濟志工關心地問:「有沒有貴重物品遺失?」志工聽到的回覆是,「貴重倒還好,是學生闖進來拿走食物。」這一句話讓在場志工一陣心酸。 在美國就讀小學,從週一到週五,政府為低收入戶孩子免費提供營養早餐和午餐,但週末就要自已想辦法。在家中食物不夠的情況下,孩子只好回到熟悉的學校拿走食物。於是志工開始研究聖伯納汀諾高梅茲小學附近的貧窮家庭數據,發現竟然有高達9成學生來自低收入家庭。 慈濟志工非常驚訝,特地拜訪聖伯納汀諾學區教育廳長馬斯登(Dr. Dale Marsden)。馬斯登告訴志工: 你們的研究完全正確,我們學區裡的中、小學,的確有90%以上的學生來自低收入家庭。 5萬多位學生裡,有4萬多名學生不知下一餐從哪裡來。 在橙縣的聖塔安娜市及遊民眾多的拉斯維加斯,慈濟志工推動「幸福校園計畫」已多年,就是為幫助週末沒有食物吃的孩子們,在週五放學前先送上裝滿食物的背包;沒想到聖伯納汀諾區的貧窮狀況如此嚴重。 發放前志工們在總會做分裝工作。攝影/曾永忠 看到暗角眾生 高梅茲小學波特校長也告訴志工:「我們小學有6百名多學生,其中5百多人需要食物的幫助。」志工明白這不是個案,而是常態性、普遍化的問題。 「這是基本的人性尊嚴,當基本的溫飽都無法滿足,如何要求其他事?」美國慈濟總會副執行長蔡濟晉親自參與這項計畫,他沉重地說:「研究擴大到整個南加州,我們發現類似情況比比皆是。」 雖然美國有食物銀行,慈善機構可以低價取得食物再轉送貧民,但一來物資較難送達離定點機構較遠的家庭;二來,拿到的食物多數是能長久保存的罐頭食品。 慈濟志工以深耕社區義診的經驗,發現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導致許多慢性疾病發生,於是有了「大愛蔬果車」的想法,凝聚附近善心人士的物資,希望用有冷藏設備的卡車,將食物送到貧窮居民手中。許多超市與農場主人知道此一計畫後均熱心饗應,也有許多社區大德捐款護持,志工們將匯聚這些社區愛心,親手將物資送到孩童手中。 大愛蔬果車首次食物發放及義診廖慧岑。

Read More »
新聞故事

瞬息間萬變 慈濟人都在

作者/陳秀美、范聖宗、劉翰卿、許淑芬、蔡雅美 北加水災現場幫助清理及受災戶協助所探勘。 攝影/蔣國安 人心的不平衡造成四大不調,災難頻傳。2017年才剛開始2、3個月,美國北加州已遭受洪災,德州則有龍捲風及暴雨,中西部芝加哥亦連續發生龍捲風侵襲,造成家園毀損及人命傷亡。慈濟志工與紅十字會緊密合作,協助緊急安頓災民,發放物資及救援金,協助災民打掃重建家園。  旱災轉洪澇 北加州志工送暖 早在1月初,北加州的天氣預報即顯示,一個特大的暴風雨將抵達灣區和北加州,由於太平洋暖濕氣流的暴風雨,雨量將會極集中,預計會造成河流氾濫,市區淹水釀成水災。 慈濟北加州分會從水災發生前接到警告就開始参與「庇護所」(shelter)設置的準備工作,每日密切觀察、追蹤郊狼溪(Coyote Creek)的水流狀況,並到沿岸各河橋勸離河邊遊民。 2月22日晚間開始的暴雨,導致舊金山灣區多地洪災。由於安德森水庫(Anderson Reservoir)溢洪,致使聖荷西(San Jose)的郊狼溪沿岸地區成澤國,民眾被消防隊使用小船緊急撤離,聖荷西市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水災主要發生在地勢較低之地區,這些地區居民大多數為越南裔或墨西哥裔的租屋者,許多為低收入者。慈濟北加州分會急難救助組立即與紅十字會緊密合作,設立庇難所,提供災民關懷膚慰,生活服務,熱食便當,熟悉越南語的志工即時為越南裔民眾協助翻譯。 市長參與發放儀式。攝影 / 周鑫儀 在庇護所服務後,自2月25日開始,慈濟参與救難组織聯合服務中心(Local Assistance Center,簡稱LAC),依據每一位災民的受災情况與需求發放緊急救難金,讓災民做最緊急而靈活的運用,協助解決短期困境。針對特殊需求的受災戶個案,慈濟持續個別協助與關懷。 在庇護所的災民歷經驚恐的逃生過程,緊繃一星期擔憂的心情,終於展開笑容,連聲感謝慈濟人的幫助。基督教的鄉親聽完證嚴法師的慰問信以及志工的解說,紅了眼、流下淚說:「我們是一家人,不分你和我!」另一位災民安東尼領到現值卡後說: 「我覺得慈濟提供的幫助,很快也很務實,尤其是親自送來關懷,這是很不簡單的事。」他特別向志工表達他的謝意。志工安撫他並拍拍他的肩膀,誠心地祝福,亦給了一個溫暖的擁抱,輕聲說著:「祝你好運!」 這是我一生歷經最驚恐的事,我失去了我所有的東西,被迫離家;你們給了我很多的愛,也支持了我和受災的人,所以我很喜歡來到這裡,因為這裡有很多人的關懷,我是幸運的。 攝影 / 姜至真 災民安娜回憶那一段因水患而不得不逃離家園的情景,仍心有餘悸。志工很不捨,緊緊地擁抱她給予一分溫暖的愛。 聖荷西市政府動員社區志工,一起來幫災民打掃,慈濟志工也參與了這個活動。 聖荷西市長里卡多說:「謝謝你們大家來幫忙,很感謝慈濟志工,對整個社區的付出。」 受災民眾說:「這是我第一次認識慈濟,從志工來的這幾天有接觸,慈濟為災民所做的讓我很感動。」 災民並且鄭重的說:「我一定要把竹筒拿回家存滿,並加入慈濟當志工!」 德州慈濟志工探訪遭龍捲風受損民宅。 龍捲風肆虐 風雨交加家園變 2月19日,初春的德州中部遭逢了氣候的劇變。原本晴朗溫暖的春天,入夜後卻開始風雨交加。狂風、大雨、閃電、冰雹接連重擊中部奧斯汀及聖安東尼附近城市。根據氣象中心紀錄,近午夜時分這地區共有6個龍捲風接連著登陸。以每小時105英哩的風速,造成了逾百戶民宅受損。許多夜深準備入眠的民眾們,突然發現自己只能任由大自然擺佈。

Read More »

慈濟理念

慈濟理念付出無所求。付出之意,是以包容心、慈悲心、智慧心看待一切緣起,關照一切事物的生成。無所求即為清淨心,即為空。無所求的清淨心才能用無私的愛關照緣起,才能不斷地為眾生付出。 竹筒歲月 「慈濟功德會」的發源 證嚴法師的三求與三願 新春三願 – 全球慈濟人的願 慈濟的農禪精神 自力更生 不受供養 感恩.尊重.愛 當感恩、尊重、愛是動詞 就是慈濟人文 證嚴法師與慈濟世界 1966年,證嚴上人萌生為貧苦世人服務之志 適逢花蓮海星中學三位修女來向上人會晤,談論彼此的教義,上人對於修女提問佛教對社會的貢獻,感到心情沉重起來。 當時佛教徒各自行善,常以隱名氏的名義進行,也零散缺乏組織;上人於是決定將這股力量組織起來,先從救人做起。 1966年5月14日(閏農曆3月24日),「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正式成立。 了解更多 證嚴法師的影音專區​ 佛教的慈善來自佛陀的慈悲思想「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感同身受」是核心思想。大慈心人人本具,慈悲心與富裕無關,而是著重心的啟發。佛教的慈善並不具備基督教救贖的概念,而是強調眾生與我同一,他們的苦就是我的苦,所以言「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以慈濟宗門證嚴上人的理念是付出無所求,付出還要感恩;感恩我們能做一個幫助人的人,而不是被幫助的人。 參觀影音專區 靜思淨斯 相關連結 認識慈濟美國 publication 認識慈濟美國 衲履足跡 慈濟志業

慈濟美國歷史

| 慈濟美國介紹 | 1989年,美國慈濟於南加州成立,是符合美國稅法501(c)(3)的非營利慈善組織,至今全美已有63個分支聯點。 「原點」與「圓點」:自力更生,就地取材 – 在海外築一個家 若翻開「美國慈濟基金會」的奮鬥史,它說的就是一個「落地深耕」的故事⋯⋯。 1984年11月,加州州政府通過了慈濟的申請「佛教慈濟基金會美國分會」;1989年12月9日, 慈濟基金會美國分會也正式遷入南加州阿罕布拉市(Alhambra),正式宣布成立「佛教慈濟基金會美國分會」,慈濟自此在海外有了第一個分會,也有了一個「凝聚的原點」。從此以後,「美國慈濟基金會」開始以上人「慈悲喜捨」精神為養分,開始在美國土壤上發芽茁壯。2001年,「慈濟美國總會志業管理中心」在南加州成立,2004年正式遷入南加州聖諦瑪斯(San Dimas)園區,並在全美成立8個分會、63個慈濟據點。 當年從加州向外撒播的第一批種子,在多年的努力下,讓各分會近年也都有了自己的「家」,也讓「佛教慈濟基金會」在美國有了向下紮根的力量。 「根」與「耕 」- 與災民肩並肩,一起打造家園 談起當年篳路藍縷的歲月,身為「慈濟美國分會」首任執行長的黃思賢,頗為感慨,「當時,大家對慈濟的認識很少,我只能那裡需要我,我就往那裡飛。」惦著證嚴法師「自力更生,就地取材」的叮嚀,在一場場「家庭茶會」中,黃思賢以「三機作業」- 錄音機、幻燈機和傳真機 – 的方式,帶著當年的「慈濟基金會美國分會」的慈濟志工,一步一腳印的開始走入美國社會。 然而,這條近30年的「深耕之路」,也是慈濟志工和美國人民肩併肩經歷天災、重建以及深入社區的紀錄……。 2001年,紐約發生911事件。慈濟志工以行動打破籓籬,近半年的時間,發給3,164個家庭、每戶最高1000美元的補助,總共發出近200萬美元,成為當時第一個提供受難家庭現金援助的亞洲慈善組織。「慈濟基金會」的行動,也讓美國數萬災民以及政府感動了。因此,在2001年11月6日的「美國國會聽證會」裡,「慈濟基金會」受到公開感謝。從此,美國社會社區人民,對慈濟人藍衣白褲的身影更熟悉了。不時的在各個災難現場,可以看見慈濟志工們拿著環保毛毯、熱食以及災民所需的各種物資穿梭其中。例如,2005年橫掃美國數州的「卡崔娜颶風」,美國慈濟即動員超過1000名志工,以給予「沃瑪現金卡」(Walmart gift card) 的方式,發給22487戶的受災戶、共58,553人,共發出412萬元的急難救助金。並在全球三十多個國家發動募款,濟助災民。 美國「911事件」以及「卡崔娜颶風」的賑災,可被視為「美國慈濟基金會」的二個轉捩點 。「美國911事件」的賑災讓「慈濟基金」被美國社會所看見;「卡崔娜颶風」的大規模募款則讓慈濟志工們更進一步的思考,如何能更有效的將援助送到災民手裡。之後,慈濟志工們與銀行合作開發慈濟專屬的「現值卡」,之後,證嚴法師也特地為美國設計慈濟的「現值卡」。對於慈濟志工們而言,看到災民因為「現值卡」讓家園重建,發自內心的笑容,一切的努力都值得了。 然而,慈善和賑災像是一條無止盡的路,挑戰永遠伴隨著災難而來 ……。 在美國境內,2005年「卡崔娜颶風」之後,緊接著2008「愛荷華大水」、「南加州林火」、2012年「桑迪風災」、2016年「路易斯安納州大水」、2017年「哈維風災」、「瑪莉亞颶風」,到2018年「佛羅倫斯颶風」、「麥克颶風」「坎普山火」……。在中南美洲,也是天災連連,2010年「海地大地震」和「智利大地震」、2011年「宏都拉斯大水」、2014年「海地北部大水」到2016年「厄瓜多大地震」和「馬修颶風」重創海地,2017年「墨西哥大地震」……。越來越多的天災,在在考驗慈濟志工的耐力與毅力。 家的原點與圓點

慈濟美國介紹

「原點」與「圓點」自力更生,就地取材 – 在海外築一個家慈濟美國歷史 若翻開慈濟在美國的奮鬥史,它說的就是一個「落地深耕」的故事…。 1984年,加州州政府通過了慈濟的申請「佛教慈濟基金會美國分會」;1989年12月9日, 慈濟基金會美國分會遷入南加州阿罕布拉市(Alhambra),正式宣布成立「佛教慈濟基金會美國分會」,慈濟自此在海外有了第一個分會,也有了一個「凝聚的原點」。從此以後,美國的慈濟人開始以上人「慈悲喜捨」精神為養分,開始在美國土壤上發芽茁壯。2001年,「慈濟美國總會志業管理中心」在南加州成立,2004年正式遷入南加州聖諦瑪斯(San Dimas)園區,並在全美成立8個分會、65個慈濟據點。 當年從加州向外撒播的第一批種子,在多年的努力下,讓各分會近年也都有了自己的「家」,也讓「佛教慈濟基金會」在美國有了向下紮根的力量。 觀賞【2021年慈濟美國大藏經】: https://youtu.be/y_ok-I0ZoKQ 慈濟在美國的歷史足跡 1989 –  重要記事年表 慈濟全美各分支聯點 慈濟就在你身邊 慈濟美國總會座落在加州洛杉磯聖諦瑪斯市,除總會之外,在全美還有其他八個分會,在全美國50個州中的25個州,建立65個分支聯點。 查詢全美分支聯點 美國總會 紐約分會 北加州分會 新澤西分會  華府分會 芝加哥分會 達拉斯分會 德州分會 夏威夷分會 相關連結 年度志業成果報告 (English)

影音新聞

颶風過後百廢待舉 現值卡解燃眉急

美國慈濟志工持續關懷美屬波多黎各,及時送上的現值卡,可靈活使用的現金,解決許多災民的燃眉之急,這也讓許多災民很訝異,並且更想認識這個來自台灣的慈善團體。

新聞故事

北卡佛羅倫斯颶風賑災感想​

/maxresdefault.jpg” /> 在災難中生出力量 慈濟志工 蔡瑞洪 今年我和46位熱情的慈濟志工及慈青們一起到北卡(North Carolina)新伯爾市(New Bern)參加佛羅倫斯(Florence)颶風賑災。由於担任解說員的工作,因此,有機會和受災戶做贴心的對話。 從對話中,我了解到,颶風受災戶勇敢地面對天災所帶來的挑戰。他們不怨天尤人,對親朋鄰居施以愛心的行爲深深地打動了我。例如,一位單親爸爸因為房子浸水數尺高,家具、電器和車子全毀了。每天晚上只能帶著兩個幼兒,去不同的親戚朋友家寄居。可是他還是面帶笑容充滿信心,認為日子還是得過下去。另外,有一對結婚65年的夫婦,80多歲了,先生生病需要醫療護理。他們夫妻遇到這麼嚴重的水災,還是愛互相扶持,用堅定的信仰令他們坦然地面對天災。還有一位媽媽提到颶風的損失就止不住淚水對話中才知道她難過的不是自己,而是不忍心看到他人受苦,想要幫助卻心有餘而力不足。我勸她,把心定下來才有力量幫助別人,她答應以後要成為一名慈濟志工。 經過對話,他們對 證嚴法師的慈悲、竹筒歲月的慈濟精神都十分感動。災情發生一個多月以來,FEMA (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政府和保險公司都沒有給予災民足夠的幫助,可是我們這一群來自遠方的陌生人卻真诚地幫助他們。當受災戶收到200到600元美金的現值卡時都十分感動,尤其是當他們知道現值卡是集合着許多捐助人的愛心,他們兩眼含淚,一再的告訴我,他們永遠不會忘記我們的愛心與關懷! 許多受災戶拿到慈濟毛毯和平安吊飾,都會讚嘆毛毯竟然是由許多志工辛苦收集、清理、加工的70個塑膠瓶所做成的。希望他們平安無憂,在心情不好的時候,摸一摸慈濟毛毯,感受慈濟人的愛與祝福,勇敢地走下去,同時也鼓勵他們一起做環保,盡量減少社區垃圾,盡快重建家園。 颶風受災戶勇敢地面對天災所帶來的挑戰。他們不怨天尤人,對親朋鄰居施以愛心的行爲深深地打動了我。 蔡瑞洪 看見希望 慈濟志工 陳金蘭 成就這一次颶風佛羅倫斯的賑災活動真的不容易! 颶風在九月中登陸北卡羅來納州。華府分會幾位核心成員立刻成立專案小組,定期和本會、總會和其他分會開會,提報收集的災情、評估、考量,兩次的勘災、和災區相關人員互動,了解最新動,希望能夠盡快決定發放地點和日期。終於,我們決定 10/27 和 10/28 同步在3個城市,費耶特維爾(Fayetteville)、蘭伯頓縣(Lumberton),和新伯爾市發放。 然而,出發前一天我們還面臨變數。 譬如我們的災民資料來源是紅十字會,但災區的水不退,FEMA 或紅十字會沒辦法評估災情,造冊就成了問題。我們深刻體會到,時間並沒有站在我們這一邊。如果我們等待造冊完成才行動,那麼,我們就不能即時給予災民財務支援和心靈上的膚慰;再者,賑災日期遲遲沒有定案,志工的熱情可能一天一天縮減。因此,我們決定只能就手上不完整的紅十字會資料,構思下一步要怎麼走。根據過去的賑災經驗,大家集思廣益,討論所有可能發生的情況消除瓶頸,讓賑災工作更加順?。

新聞故事

慈濟志工全美冬令發放紀實

資料提供/全美人文真善美志工 行動不便的長者,親手將匯聚點滴的愛心竹筒,倒入滿滿祝福的功德海中。攝影/陳欣悅 一年四季,冬天氣候寒凍,對於貧窮殘病加飢寒交迫的人,是最難受的事。美國慈濟志工多年來在各社區角落發現需要幫助之人,在寒冷的冬季送上一餐熱食或幾件禦寒衣物,希望這份溫暖,可為辛苦的人們帶來幾分希望。   不會煮飯 卻愛跑這個廚房 一個只會煮泡麵和白飯的中年男子,為什麼要常往新澤西伊萊嘉廚房跑呢?新澤西慈濟志工10多年來在伊萊嘉(Elijias Soup Kitchen)定下熱食與送暖時間表,從不間斷。 美國的社會福利金通常在月初發放,所以月初來領取熱食的受助者通常不多,但2016年12月3日卻來了60多位民眾。今年有幾位新來的長者與年青客,多次詢問志工,確認菜餚是否全素,因為他們都是是素食擁護者。他們認識素食的美味,那種立刻得到的成就感是非常美好的。 志工蕭惟斌的太太很好奇,自己的先生明明不會煮飯,卻很喜歡參加熱食中心的服務,她覺得應該是在幫倒忙。蕭惟斌卻分享,服務遊民和低收入戶的餐點,是要從零做起的,看著種種食材經志工們精心烹調變成美味餐點,再看著受助者大口大口地把菜餚全部吃光光,那種感覺非常滿足。 志工吳濟耀(右)和新科慈誠邰竹生雖然平時在家不做飯,但是來到了熱食中心,動起手來也還蠻利落的。攝影/蕭惟斌 由於 Soup Kitchen的規定,所有食材都必須在廚房準備,所以平常不太煮飯的師兄姐也必須下手做羹湯。攝影/蕭惟斌 一位從臺灣來的黃先生,多年來都會出現在受助隊伍中,相對於其他人會領受所有志工準備的熱食與物資,黃先生只拿了他所缺少的手套。他告訴志工,自己沒有親人可以依靠,只能住在避難所,他對佛法很有興趣,知道貪念是很可怕的「三毒」之一,所以儘管生活不豐裕,他卻很知足。 蕭惟斌回想之前開始做發放時,心裡曾有過許多疑問,「為什麼這個人衣著這麼光鮮,還來吃這免費的食物?」「為什麼這個人這麼多年了,還是不停的來呢?」這些妄念在每一次的服務中,慢慢的消失了。他學會不要被眼前的景象所迷惑,自己捏造故事。 回家的路上,他回想今天的一點一滴,那種付出後的滿足感,就是讓他一直願意來這個最不熟悉的「廚房」服務的動力。 持續16年的愛與關懷,從來不曾因任何原因而缺席。攝影/韋偉 北加州聖荷西 | 關懷街友及孩童 2016年11月13日早晨,志工來到聖荷西市中心的何瑞斯曼小學(Horace Mann Elementary)進行冬令發放。這份持續了16年的愛與關懷不曾缺席。媽媽志工們藉由退伍軍人節學校放假時,領軍孩子們提前到分會打包物資。 活動當日,幾位柏克萊大學的慈青穿梭會場、關懷街友,並以小提琴演奏古典音樂。一位街友生活困苦卻明白手心向下的道理,願意與志工一同幫助他人;退休的哈里森先生,因為社會福利金無法負擔高漲的房租,從此成了街友,他拿出口袋裡的歲末紅包,遙遠轉達對上人的感恩。 熊貓集團(Panda Express)持續3年提供午餐,今年準備160份簡餐,在寒冷的季節為街友添增了熱騰騰的溫暖。 12月9日,北加州志工又來到南聖荷西市的萊容大學預備學校(Lairon College

新聞故事

每一人 每一天 每一餐 從我蔬醒

資料來源/全美人文真善美志工 紐約慈濟人走入時代廣場的人群中,邀請大家一起茹素愛地球。 美國慈濟人推動「 111世界蔬醒日」,在全英文網站,用事實說明為什麼要素食。 慈濟基金會結合志工力量,歷經將近一年的討論與籌備,從2016年12月正式展開「一個人,一天素,一起愛地球」的連署行動,全球慈濟志工也透過網路與走上街頭、深入社區來宣導,展現了地方特色與創意,佛教的慈悲理念,化為應世能行的生活實踐。  美國慈濟人推動「 111世界蔬醒日」,在英文網站,用事實說明為什麼要素食。 紐約 紐約慈濟志工與「一神普救教會」(Unitarian Church of All Souls)攜手 ,世界蔬醒日(1月11日)在曼哈頓發放熱食。 紐約的時代廣場-跨年夜時,可聚集好幾百萬來自世界各地的著名地點,美國時間的從2017年1月7日,紐約慈濟人決定走入時代廣場的人群中,邀請大家一起茹素愛地球,後來轉往地鐵站的地下街道,與人群互動。 紐約慈濟志工與「一神普救教會」(Unitarian Church of All Souls)攜手,世界蔬醒日(1月11日)在曼哈頓發放熱食,傳達蔬食的健康美味。  北加州 北加州庫菩提諾慈濟人發現,在矽谷南灣最大、人潮最多的 Westfield Mall 商場裡,開放讓非政府組織(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免費申請攤位。佳節時刻,人潮很多,慈濟人把握機會介紹慈濟、環保賑災、還有「111全球蔬醒日」。 舊金山慈濟人也把握各種活動因緣,積極廣邀人群響應世界蔬醒日。2017年的第一天,舊金山13位志工至舊金山最大的教堂 – 「瑪麗教堂」( St.

新聞故事

大愛蔬果車 駛向南加

作者/林綺芬 自幼生長於墨西哥孤兒院的羅曼,一心為貧困地區的孩子們奉獻。攝影/林志隆 「你們的研究完全正確,我們學區裡的中、小學,的確有90%以上的學生來自低收入家庭。」5萬多位學生裡,有4萬多名學生不知下一餐從哪裡來。 繼「大愛醫療巡迴車」開到鄉間義診,改善村民的交通與醫療問題,美國南加州慈濟志工啟動「大愛蔬果車」計畫,將新鮮食物送到偏遠的聖伯納汀諾縣,讓不知下一餐在哪裡的偏遠小學孩童得以溫飽。 這項計畫已於2016年11月20日結合義診及二手衣發放,於印地安泉(Indian Springs )高中首次試行;12月15日於瓊斯小學(Juanita Blakely Jones Elementary School)做第二次發放。 大愛蔬果車試行前置作業-物資領取及整理。攝影/曾永忠 吃不飽的孩子 慈濟志工在聖伯納汀諾舉辦義診已有23年。2015年底的某一天,志工照例在高梅茲小學(Gomez Elementary School)舉辦義診,校長波特(Potter)女士不經意提及:「上週我們學校餐廳失竊!」慈濟志工關心地問:「有沒有貴重物品遺失?」志工聽到的回覆是,「貴重倒還好,是學生闖進來拿走食物。」這一句話讓在場志工一陣心酸。 在美國就讀小學,從週一到週五,政府為低收入戶孩子免費提供營養早餐和午餐,但週末就要自已想辦法。在家中食物不夠的情況下,孩子只好回到熟悉的學校拿走食物。於是志工開始研究聖伯納汀諾高梅茲小學附近的貧窮家庭數據,發現竟然有高達9成學生來自低收入家庭。 慈濟志工非常驚訝,特地拜訪聖伯納汀諾學區教育廳長馬斯登(Dr. Dale Marsden)。馬斯登告訴志工: 你們的研究完全正確,我們學區裡的中、小學,的確有90%以上的學生來自低收入家庭。 5萬多位學生裡,有4萬多名學生不知下一餐從哪裡來。 在橙縣的聖塔安娜市及遊民眾多的拉斯維加斯,慈濟志工推動「幸福校園計畫」已多年,就是為幫助週末沒有食物吃的孩子們,在週五放學前先送上裝滿食物的背包;沒想到聖伯納汀諾區的貧窮狀況如此嚴重。 發放前志工們在總會做分裝工作。攝影/曾永忠 看到暗角眾生 高梅茲小學波特校長也告訴志工:「我們小學有6百名多學生,其中5百多人需要食物的幫助。」志工明白這不是個案,而是常態性、普遍化的問題。 「這是基本的人性尊嚴,當基本的溫飽都無法滿足,如何要求其他事?」美國慈濟總會副執行長蔡濟晉親自參與這項計畫,他沉重地說:「研究擴大到整個南加州,我們發現類似情況比比皆是。」 雖然美國有食物銀行,慈善機構可以低價取得食物再轉送貧民,但一來物資較難送達離定點機構較遠的家庭;二來,拿到的食物多數是能長久保存的罐頭食品。 慈濟志工以深耕社區義診的經驗,發現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導致許多慢性疾病發生,於是有了「大愛蔬果車」的想法,凝聚附近善心人士的物資,希望用有冷藏設備的卡車,將食物送到貧窮居民手中。許多超市與農場主人知道此一計畫後均熱心饗應,也有許多社區大德捐款護持,志工們將匯聚這些社區愛心,親手將物資送到孩童手中。 大愛蔬果車首次食物發放及義診廖慧岑。

新聞故事

瞬息間萬變 慈濟人都在

作者/陳秀美、范聖宗、劉翰卿、許淑芬、蔡雅美 北加水災現場幫助清理及受災戶協助所探勘。 攝影/蔣國安 人心的不平衡造成四大不調,災難頻傳。2017年才剛開始2、3個月,美國北加州已遭受洪災,德州則有龍捲風及暴雨,中西部芝加哥亦連續發生龍捲風侵襲,造成家園毀損及人命傷亡。慈濟志工與紅十字會緊密合作,協助緊急安頓災民,發放物資及救援金,協助災民打掃重建家園。  旱災轉洪澇 北加州志工送暖 早在1月初,北加州的天氣預報即顯示,一個特大的暴風雨將抵達灣區和北加州,由於太平洋暖濕氣流的暴風雨,雨量將會極集中,預計會造成河流氾濫,市區淹水釀成水災。 慈濟北加州分會從水災發生前接到警告就開始参與「庇護所」(shelter)設置的準備工作,每日密切觀察、追蹤郊狼溪(Coyote Creek)的水流狀況,並到沿岸各河橋勸離河邊遊民。 2月22日晚間開始的暴雨,導致舊金山灣區多地洪災。由於安德森水庫(Anderson Reservoir)溢洪,致使聖荷西(San Jose)的郊狼溪沿岸地區成澤國,民眾被消防隊使用小船緊急撤離,聖荷西市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水災主要發生在地勢較低之地區,這些地區居民大多數為越南裔或墨西哥裔的租屋者,許多為低收入者。慈濟北加州分會急難救助組立即與紅十字會緊密合作,設立庇難所,提供災民關懷膚慰,生活服務,熱食便當,熟悉越南語的志工即時為越南裔民眾協助翻譯。 市長參與發放儀式。攝影 / 周鑫儀 在庇護所服務後,自2月25日開始,慈濟参與救難组織聯合服務中心(Local Assistance Center,簡稱LAC),依據每一位災民的受災情况與需求發放緊急救難金,讓災民做最緊急而靈活的運用,協助解決短期困境。針對特殊需求的受災戶個案,慈濟持續個別協助與關懷。 在庇護所的災民歷經驚恐的逃生過程,緊繃一星期擔憂的心情,終於展開笑容,連聲感謝慈濟人的幫助。基督教的鄉親聽完證嚴法師的慰問信以及志工的解說,紅了眼、流下淚說:「我們是一家人,不分你和我!」另一位災民安東尼領到現值卡後說: 「我覺得慈濟提供的幫助,很快也很務實,尤其是親自送來關懷,這是很不簡單的事。」他特別向志工表達他的謝意。志工安撫他並拍拍他的肩膀,誠心地祝福,亦給了一個溫暖的擁抱,輕聲說著:「祝你好運!」 這是我一生歷經最驚恐的事,我失去了我所有的東西,被迫離家;你們給了我很多的愛,也支持了我和受災的人,所以我很喜歡來到這裡,因為這裡有很多人的關懷,我是幸運的。 攝影 / 姜至真 災民安娜回憶那一段因水患而不得不逃離家園的情景,仍心有餘悸。志工很不捨,緊緊地擁抱她給予一分溫暖的愛。 聖荷西市政府動員社區志工,一起來幫災民打掃,慈濟志工也參與了這個活動。 聖荷西市長里卡多說:「謝謝你們大家來幫忙,很感謝慈濟志工,對整個社區的付出。」 受災民眾說:「這是我第一次認識慈濟,從志工來的這幾天有接觸,慈濟為災民所做的讓我很感動。」 災民並且鄭重的說:「我一定要把竹筒拿回家存滿,並加入慈濟當志工!」 德州慈濟志工探訪遭龍捲風受損民宅。 龍捲風肆虐 風雨交加家園變 2月19日,初春的德州中部遭逢了氣候的劇變。原本晴朗溫暖的春天,入夜後卻開始風雨交加。狂風、大雨、閃電、冰雹接連重擊中部奧斯汀及聖安東尼附近城市。根據氣象中心紀錄,近午夜時分這地區共有6個龍捲風接連著登陸。以每小時105英哩的風速,造成了逾百戶民宅受損。許多夜深準備入眠的民眾們,突然發現自己只能任由大自然擺佈。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