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傾盆澆不熄的愛 厄瓜多跨國義診

美國總會  |  2019年1月25日
TzuChiUSA_Canoa_Ecuador_Medical_Outreach_Canoa_20190110

作者 /王純瑾、李素真、王偉齡
整理/慈濟厄瓜多關懷團簡報

 攝影/海克特(Héctor Muniente)

慈濟美國人醫會志工,以跨國義診為2019年揭開序幕。來自紐約、洛杉磯的志工這次是以醫療志工的身份,再次踏上厄瓜多這片土地,運來大批義診器材藥物,挑戰在12天內,涵蓋四個城市,為貧苦厄瓜多居民舉行連續七場的義診活動,這也是慈濟美國人醫會第一次在厄瓜多進行義診。

雨季的威力

然而天公並不作美。厄瓜多位處赤道,一年沒有四季,只有乾季,和雨季。1月5日到1月7日,前勘志工團前往瓜亞基爾(Guayaquil)、卡諾亞鎮(Canoa)、維和港(Portoviejo)以及聖塔安納鎮(Santa Ana)熟悉義診場地並規劃動線時,就已經先感受到雨季的威力。

維和港教堂義診場地位在室外,部分空間只用簡單的鐵皮和帆布搭蓋起來,勘場時一場滂沱大雨襲來,帆布支撐不了過多的雨水而掉落,而鐵皮屋下也因沒有排水系統立刻淹水,泥濘髒污。面對突如其來的大雨,慈濟勘場人員只好中斷規劃工作,捲起袖子拿起鏟子,用小石子堆起臨時小土堤,並挖出一條臨時水流渠道疏濬。而當地社區協調員康舒蘿(Consuelo Rivadeneira) 以電話聯絡當地志工前來協助掃水,很快的,來了十位志工,把帆布蓋回去,並在牆上打洞讓積水排出,勘場才得以在雨中繼續克難進行。

TzuchiUSA_Canoa_Ecuador_Medical_Outreach_Canoa_20190105-07
慈濟志工高薇琍協助以鏟子鏟小石,堆成臨時小土堤。攝影/葉晉宏
TzuChiUSA_Ecuador-Medical-Outreach-20190107
社區志工處理掉落的帆布屋頂。攝影/王純瑾

醫療資源匱乏

厄瓜多在遭受2016年地震規模7.8的強震和2017年洪災後,貧窮如同傳染病一樣蔓延。根據厄瓜多國家人口普查報告,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半年內貧窮人口比例從21.5%增加到24.5%,而赤貧人口也從7.9%攀升到9%,需要義診服務的貧苦民眾越來越多。

這裡沒有醫院,沒有醫師。這裡的幾乎沒有醫療資源......

為了讓每個貧病的人都能獲得所需要的治療,慈濟前勘人員在短短三天內跑了三個城市,確保六天大型義診都有足夠的人力物力,當地志工也熱心提供不足的藥品和醫療器材。

1月9日,更多慈濟人醫會成員從紐約和洛杉磯分批抵達厄瓜多,聽取前勘隊的義診規劃並著手準備。1月10日到1月15日,厄瓜多的天氣並沒有因為慈濟義診而變得和煦。每天32度高溫加上傾盆大雨,考驗著志工心念的堅定與應變能力。許多大帳篷積水,嘩啦嘩啦,志工必需無時無刻拿著長竿把篷上的積水清除。更有一天義診開始前,志工發現帳篷被昨夜雨水應聲壓垮,所幸當地志工人多力量大,找來更多帳篷,兩小時內恢復原狀,讓義診能夠順利進行。

TzuchiUSA_Canoa_Ecuador_Medical_Outreach_Canoa_20190110
卡諾亞鎮當地志工穿著黃色雨衣,大雨中搶修整理義診帳篷。攝影/海克特(Héctor Muniente)
TzuChiUSA_Ecuador-Medical-Outreach-20190112
維和港義診病患候診區。攝影/王純瑾

四個城市七天的大型義診,當地居民早上七點就冒著雨扶老攜幼前來,坐滿等候區。大雨中有的孩子等得不耐煩,在媽媽的懷中哭鬧,慈濟志工拿著小棒子敲擊空盒,引起小女孩好奇心破涕為笑。

慈濟美國人醫會結合維和港聖哥帝亞大學醫學院(Unversidad San Gregorio de Portoviejo )牙醫系教授和四年級學生38人,提供家庭科、牙醫、中醫、針灸、物理治療、傷口治療、配眼鏡等,和慈濟志工、台商、本地大學青年、本土志工一起,共服務3973人次。

住在維和港的一位糖尿病患者瑪莉亞·薩多斯(Maria Saltos),中風行動不便,由女兒推著輪椅前來看診。她對慈濟志工說:「你們給我藥和關懷,真好,我希望你們能夠再回來。」

TzuchiUSA_Canoa_Ecuador_Medical_Outreach_Canoa_20190112-1
慈濟人醫會成員 賴銘宗醫師為病患治療,厄瓜多醫學院學生仔細學習。攝影/葉晉宏
TzuchiISA_Portoviejo_Ecuador_Medical-Outreach_20190113
配眼鏡服務對許多鄉親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因為經濟問題無法配眼鏡,,只有模糊世界可以看。攝影/海克特(Héctor Muniente)

看病沒車資

 珊娜已經78歲,來到維和港義診現場,她要求志工到她家裡去。她的五十幾歲女兒艾莉因為糖尿病導致眼盲,無法走路。

可以到我家去嗎?給我女兒一些藥,她沒法來,雇車子要五元,我們沒有錢。

志工與一位厄瓜多醫生及助理來到珊娜的家。醫生為艾莉做了血糖量測,叮囑她一些飲食上的注意事項,媽媽珊娜與志工回到義診現場,醫生為艾莉開一些藥,讓媽媽帶回去。慈濟志工珍妮佛·路易斯(Jennifer Ruiz)說:「許多人甚至沒辦法負擔前去看醫生的車資,所以能把醫生聚集起來帶到他們的社區,非常重要。」

TzuchiUSA_Canoa_Ecuador_Medical_Outreach_Canoa_20190112
艾莉躺在吊床上,因為家貧,她每天只能打一次胰島素,談不上控制糖尿病......。攝影/葉晉宏

種下人醫種子

然而慈濟志工知道,除非把慈濟人醫會的信念和價值,種在厄瓜多這片土地上生根,否則跨國義診一年數次,對拔除當地貧病不會有太大幫助。慈濟志工周素滿說:「我來這裡不只幫助他們,也希望可以啟發他們的良能,自立自強。所以從一抵達開始,就盡可能用行動傳達人與人之間無私的關愛。」除了用行動,慈濟志工也透過舉辦人醫會茶會,和厄瓜多醫生、護士、志工分享慈濟人醫會的各項行動,如何把人道醫療帶入需要的社區。厄瓜多醫師 安迪亞娜·普爾多莫(Adriana Perdomo) 說:「慈濟志工給我們留下無私付出的啟發。你們鼓舞了我,讓我知道除了錢,我的知識和資源,也可以幫助別人。」

TzuchiUSA_Portoviejo_Medical_Outreach_20190112
慈濟人醫和厄瓜多醫師護士志工,於茶會後合影。攝影/海克特(Héctor Muniente)

馬拉松式的七天大型義診結束後,慈濟美國志工也沒休息,歡喜地在瓜亞基爾舉辦歲末祝福,和台商僑界人士互動,期盼讓厄瓜多開出名為慈濟的花朵,這樣就算義診團離開了,愛與善的馨香,也還能夠繼續在這片土地上帶給人芬芳。

更多新聞故事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