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访/苏素珍、周君伟、王秀娟、李芳盈/迈阿密报导
編輯/李成林
人文学校的学生一起合作在草地上捡垃圾。摄影/陈肇华
每年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Earth Day),慈济迈阿密联络处暨迈阿密慈济人文学校偕同社区志工、全校师生、家长,约有近百人,一起用身体力行来爱地球,响应迈阿密戴德郡(Miami-Dade County, Fl)年度的拜赞纳海滩“Bayzana 2023 ”净滩活动。这也是人文学校于疫情后首次恢复“净滩”户外教学。
环保是成长和自律
2023年4月15日,大家在志工和家长的协助下,分发净滩的工具、手套、垃圾袋等用品后,净滩行动开始。慈济大专青年联谊社(简称:慈青社)和慈济少年团(简称:慈少)在捡拾垃圾的过程中领悟到,无论是无意或是刻意,留在海滩上的废弃物都会污染海洋,为了美丽的海岸线,我们都必须积极地洁净海滩。

环保一直是慈济人文教育的诉求,学校特别由家长、志工以海洋环境保护为主题,举办了一场人文课,提供知识点及创意十足的主讲活动,让学生们认识海洋资源的重要,了解海洋污染问题对地球的影响,以及可以对海洋环保做出哪些行动及努力,为即将举办的净滩活动行前暖身,并在活动中发挥活泼创意,思考如何更多的实践。


周君伟觉得海滩污染的情况比往年改进很多:“因为我的家人在二到三小时内只收集到10磅垃圾;五年前,我们收集到20多磅。不过,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只会捡起更少的垃圾。因为我们必须了解地球暖化的问题、必须教育自己和年幼的孩子保护我们的环境,爱护环境是一种成长和自律。”
人人为海洋环保尽力
王秀娟和家人第二次参加净滩活动:“我们带着两个男孩过来,让他们了解干净的海岸线对海洋动物和环境的重要性;看到海岸线上那么多的瓶盖、易拉罐和垃圾,我们既难过又生气。我们很伤心,因为这些垃圾对环境和海洋生物都有害; 我们生气,因为到海滩游玩的人应该对所处的环境更加负责。请为我们的子孙后代保留洁净的海滩。”
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为海洋环保尽一份力!从分享个人的经验和邀请其他人加入实践环保!大家一起俯身捡起垃圾,拯救我们的海洋动物。
民众 李芳盈




“我们从实践中学习,今天是一次精彩的环保教育,我们实践了在人文学校环保宣讲会上的所学。当天在奥利塔河州立公园(Oleta River State Park),仅只两个小时,大家就发现了很多人们留下的垃圾、塑料水瓶盖、啤酒罐盖、吸管、破碎的塑料、整个饮料瓶等……。”李芳盈感谢慈济把课堂上的海洋环保和实地的净滩活动放在一起,让大家可以从实践中学习。这是她第一次参加净滩活动,但不会是最后一次,而且她相信以后都会更留意环境和俯身捡垃圾。
实践环保的绿色生活
身体力行的净滩活动令参加者对海洋保育有更深刻的体会和认识,有志工表示和一班小朋友一起做义工的感觉很特别:“他们平日‘来沙滩玩’,今天却很专心地投入捡拾海滩垃圾。当大家看到海滩上有些微小的废物,深感若要保护海洋,首先要避免乱丢垃圾,因为海滩上的垃圾转瞬就被卷入大海,无法分解,甚至卷入海洋动物的食物链……”



保护海洋,从源头开始,大家一同推动“户外不留痕!无塑!重复使用!”(Leave no trace! No plastic! Reuse!)的绿色生活态度!志工苏素珍说:“我们可以尝试改变生活和消费习惯,日常消费尽量实行减塑、自备食物盒和购物袋,尽量重复使用,并将废物分类再回收。”
家长们都很开心来参加这个兼具环保教育的亲子活动,父母与孩子一同做义工,以身作则,共同为维护一个干净的地球而努力。


欢迎各地想要学习中文及人文的家庭加入慈济人文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