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老匯演員關注環保

紐約分會  |  2021年5月27日
Play Video

作者 /劉又榕

百老匯演員巴特·沙托(Bart Shatto)從今年二月與「大愛人文中心」合作,主持《Mindful Eye》線上電影院,是他演藝生涯的第一次嘗試。攝影/邱品豪

 

系列專題「大疫情微省思」,讓讀者了解三個美國小人物的故事,如何在大疫情下度過。

疫情之下,美國逐步的走向復甦之路。去年,紐約市的文化與娛樂產業大幅減少近七成的工作,知名的百老匯表演幾乎停擺。一位資深百老匯演員巴特‧沙托(Bart Shatto),演出受影響,他轉換跑道,投入慈善演出,這是另外的收穫。

鏡頭前,巴特從外頭走進家中,取下口罩,表情輕鬆有戲,哼唱著:「這是個美麗的疫情災難日~這是美麗的一天~隔離在家~記得回到家要洗手~把手刷乾淨~」

巴特用歌唱的方式,在家裡拍攝音樂劇,詼諧地呈現美國疫情後的生活實況。

雖然巴特與許多表演者一樣,因為疫情減少了工作機會,但他開始嘗試線上演出,無償為慈善或宗教組織募款。

像是一齣為猶太教堂及低收家庭籌募經費的線上歌劇,巴特與太太艾咪(Amy Bart)負責籌畫,帶著一群非專業演員的志工一起演出。

疫情間,巴特與艾咪為許多宗教組織與慈善機構募款,幫助社區中有困難的家庭。 圖片來源/《Mindful Eye》影像截圖

其它的全新嘗試,還包括線上電影院的主持工作。幽默風趣的巴特每雙月份在紐約大愛人文中心二樓的漂亮大落地窗前,錄製主持串場:「在2月25日Mindful Eye,在慈濟大愛人文中心播出連續兩次入圍影展的紀錄片⋯⋯」

 

Mindful Eye》是慈濟「大愛人文中心」今年推出的線上電影院,巴特在2016年因演出慈濟美國製作的微電影《Love Saves》結識慈濟,因此受邀擔任主持人。 除了為觀眾導讀外,同時在線上與在不同國度的影片導演,討論交流。

 

六部紀錄片與微電影,主要以環境、宗教與慈悲為主題,每兩個月推出一部。二月底首映的兩部紀錄片,都是從養蜂人的視角來探討氣候變遷的危機。 

這是我第一次為一系列線上影片主持,主要是環境意識的主題,看Honeyland與Stung by Climate之前,我完全對養蜂人的工作不了解,這兩部電影給了我很多知識與教育 。

巴特從主持《Mindful Eye》電影之夜中,瞭解到更多環境議題。攝影/邱品豪

巴特對環境與大自然的熱愛,來自於太太艾咪的啟發與影響。兩人結婚10年,遍訪非洲、中東、印度、太平洋島嶼和南北極,了解許多瀕臨絕種的保育類動物。

「我跟我的太太熱愛動物,也很熱衷旅行,我們很努力在推廣文化,這是我們人生很大的部分。」巴特的家,充滿非洲草原的布置元素,兩夫妻是名副其實的動物保育者。尤其是太太艾咪,1988年開始不吃牛肉,2006年後不吃雞肉,最後連海鮮也不吃了,茹素至今超過10年。

艾咪一邊料理著素排,一邊回想起之前做了一個可怕的噩夢:「我夢到一群雞在追我,然後他們全身血淋淋的,我醒過來很不舒服,之後再也不吃雞肉。」

「我太太每天都在提醒我,你到你底什麼時候要開始(吃素)。」巴特笑說:「她總是說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不要吃這些寵物,牠們的臉都好可愛,她總是提醒我。」

支持慈濟災疫中長期援助計劃,陪伴疫情中受重創的弱勢族群。
巴特受艾咪的影響,逐漸減少吃肉,疫情間兩人更從三餐減少到每天只吃一餐。巴特說,從最愛的家人身上,及慈濟呼籲的環境保護,美國人在這次疫情應該要醒悟。 圖片來源/巴特
巴特與太太艾咪經常透過旅行,關注環境與動物保護的議題。圖為兩人在2010年到非洲坦尚尼亞關懷野生動物行程。圖片來源/巴特

巴特受艾咪的影響,逐漸減少吃肉,疫情間兩人從三餐減少到每天只吃一餐。巴特說,來自最愛的家人和慈濟呼籲的環境保護,美國人在這次疫情應該要醒悟。

我覺得美國人在這次的疫情,要有所犧牲或對彼此寬容,我們可以從生活上減少飲食,同時盡可能減少吃肉,因為這個地球恐怕無法長久下去。

因為疫情的影響,巴特夫婦將對表演的熱誠,投注在環境、弱勢團體、甚至身邊需要的朋友,用行動體現疫情後的省思。

巴特配合4月29日電影之夜上映的《Tea Mountain》紀錄片,特別走出攝影棚到戶外錄製節目。 圖片來源/《Mindful Eye》影像截圖
支持慈濟災疫中長期援助計劃,陪伴疫情中受重創的弱勢族群。

更多新聞故事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