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郭恩璞 、罗奇华
演出结束后,工作人员、演出嘉宾、慈济志工与观众合照纪念。摄影/刘辉
每年的十一月,是各非营利性组织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号召募款的慈善月。往年,纽约慈济会用一场音乐会,邀请耳熟能详的歌手参与与大家一起共赴一段美好的时光。而今年,由于国内疫情政策的不确定性,主流歌手赴美成了一件充满变数的事。面对这样的现实,与其纠结,纽约分会决定改变方式,邀请美国本土的华裔独立音乐人作为此次音乐会的表演嘉宾。虽然2017年,纽约慈济曾在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与独立音乐人合作举办过摇滚音乐节,大受欢迎。但当时的受众就是大学生,而一年一度的音乐节面向所有大众,其中有很大部分观众年岁稍大,大家是否能接受?效果会好吗?这对纽约慈济来说无疑是一次挑战。但另一方面,这样的改变会为慈济吸引来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在慈济志业越来越庞大之时,年轻力量的加入尤为重要。




在美国有很多优秀的华裔,我们想将这些杰出青年与社区的年轻人连接。这场音乐会是一座很好的桥梁,通过他们将年轻人吸引到此。当年轻人感受到我们真实的存在,发现我们真正在做事,领略到慈济的人文并产生认同后,自然会加入我们。
慈济志工/活动协调 涂瑞玺
2022纽约青年音乐节


11月19日下午五点,纽约市立大学皇后学院(Queens Colleg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柯尔登礼堂(Colden Auditorium)前,热络了起来。与此同时,场内做完了最后的整理,慈济志工和场馆志愿者各就各位,用笑脸开始迎接每一位来宾。
在地下频道(The Underground Channel)乐队炸裂的贝斯和鼓点中,2022纽约青年音乐节(2022 New York Youth Music Festival)拉开了帷幕。五位表演嘉宾,慈济志工和慈济人文学校学生一起,为观众带来了四个小时精彩的演出。
一加一大于二





林辉是地下频道乐队的贝斯手,更是此次音乐会表演嘉宾的邀请人。身为软件工程师的他,除了在业余时间组建了自己的乐队之外,还建立起了华裔独立音乐人平台,希望在美有才华的年轻音乐人能有地方展现自己。自2016年纽约慈济25周年茶会上的结缘后,林辉已和慈济合作组织了多个活动。这一次,当活动组织者之一涂瑞玺找到他时,他毫不犹豫答应了。并帮忙请来了灵魂蓝调歌手苏永斌,爵士音乐家陈宣羽(Annie Chen),将音乐与视觉交织结合的叛逆乐团麻辣大仙(Spicy Jesus),流行音乐制作人李耀明以及2021年最值得关注的舞蹈家之一的丽贝卡·马戈利克(Rebecca Margolick)。

这样一场以劝募为目的,大部分观众对小众音乐和风格比较陌生的音乐会,对这些音乐人而言也是一种挑战,不知道会有怎么的结果。对于这种未知,苏永斌表示无论怎样他都会倾情投入。这是他疫情以来参加的第一场演出,也是他第一次认识慈济,疫情期间,他相继经历了母亲和爱狗的离去,慈济的使命和慈济人的故事让他对失去之痛有了新的感知。他将深深的情感全投入到了歌曲里,像一首诗般吟喃给所有人。

作为长期旅居纽约的爵士歌手和作曲家,陈宣羽一直关怀着地球生态。当她接到这一份邀请开始上网了解慈济后,惊喜的发现慈济为气候、生态和边缘社区所做的努力正是自己致力于发声的。因缘就此结下,作为音乐学院老师的她愿意与慈济有更多连结,引导更多年轻人认识慈济。

而麻辣大仙带着一身反骨地出现,像一个黑白对立的存在。一方面他们为现场带来了一群年轻又有活力的粉丝,气氛一度被推到顶峰;另一方面,因为露骨的歌词和夸张的动作,遭到了老一辈的质疑。面对质疑,从山城重庆来的主唱老王带着一丝歉意,但骨子里依旧抹不去山城的江湖气概,“我们不会因此有什么变化,我们坚持我们的音乐”。老王并不是初次与慈济打照面,几年前,他曾给慈济捐过款,本来没在意,后来却收到了收据,上面清楚地写明了每一笔捐款的用途。他很诧异这个组织竟能如此细致,在心里留下了极好的印象。抛开自己嘉宾的身份,对于慈济的邀请老王想说“愿意吸引年轻人,愿意接受新思想,慈济聪明又果敢”。
我们需要一起将社区的年轻人连接起来,多做活动,多多互动。一加一就可大于二。
林辉 乐团邀请(Talent Search)/地下频道乐队贝斯手
小钱行大善

在音乐会现场,每个角落都能看见慈济精神的内涵。慈济志工把握时间和空间,向来宾宣传慈济理念,包含竹筒岁月与骨髓捐赠。
“每天存一点钱,存一念心,终能帮助人。”慈济志工蔡彩凤站在入口处,向来宾宣传竹筒岁月“小钱行大善”的理念,鼓励来宾力行投竹筒,她相信越多善念的种子被启发,世界就会充满爱。
发送竹筒给来宾,就是种下他们一颗善念种子,也许不会马上发芽,但是相信终有一天能开花结果。
蔡彩凤 慈济志工

“登记成为骨髓捐赠者,您就有机会拯救生命”(Be the match,have an opportunity to save life)。 在大厅的一旁,骨髓捐赠招募志工拿着骨捐牌子,不遗余力地向来宾宣导。他们是远从波士顿赶来的慈济志工,开了四小时的车至纽约,只为了帮白血病友募集更多骨髓配对者,让他们获得新生。
波士顿人医会干事邓淑芳说道:“听见此次音乐会以年轻人为导向,所以把握因缘前来纽约,希望能邀请更多年轻人,以不损己伤的方式,救人一命。”

年轻志工江大卫刚念完波士顿的语言学校,此次把握机会前来纽约青年音乐节现场宣导骨髓捐赠。在大卫心里,骨捐宣传活动非常有意义,因为骨髓媒合一直是白血病患者的难题,多一些人登记,对于病友而言便是多一份希望。作为新一代,大卫真诚渴望且认为去贡献更多力量是他义无反顾的责任。


帕梅拉・潘(Pamela Pan)每年都会来参加纽约慈济的音乐会。今年,她带了孙子一起来欣赏演出,面对新的变化,她说“这次音乐会与以往不同,邀请了许多年轻表演者,虽然我对这些音乐风格比较陌生,但还是很享受其中。因为音乐可以跨越年龄藩篱,在音乐中传递的爱,观众都可以感受到。”
因为妈妈朋友的赠票,胡维琦带着家人第一次参与了慈济活动。音乐会中的许多中文歌曲引起了胡维琦的共鸣,瞬间拉近了他们与慈济的距离。看过演出之中穿插的2022美国慈济志业纪录短片和急难救助纪录短片后,她与家人对慈济的理念赞同不已。活动结束后,她将一个竹筒岁月带回了家,希望借由小小的力量,每天存下些许买菜钱,一点一滴地累积来成就善事。
我很认同慈济竹筒岁月利人利己的精神,每人每天发一念心,这份心不仅能激发自己的慈悲善念,也能汇聚起来救济苦难人。
胡维琦 观众
2022纽约青年音乐节既是对过去一年纽约慈济圆满完成使命的答谢,更是对未来更好的期望。纽约慈济将珍惜过去累积的能量、勇往直前。
您的每一分捐款,都会为我们增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