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心父母化快乐裁缝 圣荷西将爱缝入口罩发帽

北加州分会  |  2020年5月27日
Play Video

作者 曾雯萱
编辑/李娉瑶

圣荷西社区布口罩团队在布口罩制作告一个段落后,开始制作也是给医护人员的布发帽。摄影/容长明

缝制口罩刚刚顺了手,转个弯又开始缝制发帽,圣荷西社区布口罩队集结了约40位志工,自动自发分工合作,剪裁、缝制、机动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从4月7日开始,在短短的一个月,捐出了超过2000个布口罩与1500个发帽。可观的数字背后,是志工们对第一线医护人员的心系与关怀。

快乐的裁缝志工

志工张咏涵一早就赶到刚开门的布店买布,手上抱着卷成小山的布,她直说:“这些布还不够,但是怕结帐后面的人等太久,过两天再来补货。”这些纯棉的布,有些是素色的,有些有可爱的图案花纹,一匹布十码,估计可以做到40多个发帽。湾区医院的急诊、手术房最近除了缺口罩,发帽的数量也很吃紧。张咏涵收到800个发帽的请愿单,马不停蹄地买布,然后分送给圣荷西社区口罩队的志工们,大家一起动起来。洗布、烫布、剪布、缝布,希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把发帽送至最需要的医护人员手中。

TzuchiUSA_nca-diy-cloth-mask-making-team_0004_49871149973_aeda44ab55_k
志工张咏涵布店买布。摄影/刘翰卿
TzuchiUSA_nca-diy-cloth-mask-making-team_0005_49871684001_408c6a7c7f_k
志工柯志卿拿到刚买回来的布,准备缝制发帽。摄影/刘翰卿

年龄不是问题

裁缝组志工柯志卿从张咏涵手中接下了四、五匹布,直说真是“幸福了!”居家避疫期间能够在家做这些有意义的事情,一点也不累,反倒觉得很有意义!机动组的志工罗莉君回想口罩队成立之初,第一笔请愿单是1000个口罩与1000个发帽。“一开始十多个志工,从四十几岁到可爱的八十岁都有。”罗莉君表示,原本也觉得是不可能的任务,不过有愿就有力,大家众志成城,在短短的十天内,完成了1000个口罩与300个发帽。

疫情下,这些志工们是千手观音。

TzuchiUSA_nca-diy-cloth-mask-making-team_0001_49871805428_32b8797467_k
慈济志工黄安琼,已经将近 80 岁,最近因为居家避疫不能出门,但是还是在家帮忙缝制发帽给医务人员。图片提供/黄安琼
TzuchiUSA_nca-diy-cloth-mask-making-team_0006_49872669872_51c9c728ab_k
高中生陈禹安跟着妈妈陈惠新,一起帮忙车缝口罩。摄影/陈惠新

发帽的必要

去年刚授证,目前在圣荷西凯萨医院(Kaiser San Jose Medical Center)急诊室担任护士的志工王韵喻,是这批口罩、发帽的受惠者之一。

疫情刚开始,圣荷西凯萨医院就收治到新冠肺炎确诊病人,也是北加州最早收到慈济捐赠4000只医用口罩及500只N95口罩的医疗院所。由于医院的个人防护装备不足,每位护士一天只能分配到一只医用口罩。王韵喻想到也许可以问问自己所属的慈济医疗组,是否有口罩或其他防护用品可以提供医院使用。因缘巧合,圣荷西口罩队开始缝制布口罩,王韵喻连络上志工罗莉君,也带了一些布口罩分给医院同事们使用。

后来医院提醒他们,抛弃式头罩穿脱之间容易造成病毒飞散,不建议使用,王韵喻再次向口罩队志工询问,是否能制作可重复使用的布发帽。因此口罩队在布口罩制作告一段落后,便开始研究不同版型的发帽。

等发帽制作出来,王韵喻带给同事试用,大家的反应都很好,觉得实用又好看,王韵喻同时也把握机会向同事介绍慈济,大家除了感谢以外,有些同事甚至主动捐款谢谢慈济捐赠口罩、发帽。

急诊室护士王韵喻的同事,戴着慈济捐赠的布口罩、发帽合影。图片提供/王韵喻
王韵喻与同事分别戴着布口罩和发帽近拍,编辑成一张照片,上面写着感谢慈济。图片提供/王韵喻

在王韵喻照顾过的病人中,不乏新冠肺炎确诊病患,她秉持着证严法师所提醒的,面对传染力强大的病毒,“心情平静的话,就不需要害怕病毒入侵,所以我们戒慎虔诚,小心就好。”期间她也曾经出现感冒症状,所幸采检为阴性。王韵喻说:“我不怕自己生病,但是不想传染给家人和朋友。”

手上拿着印有“ER STRONG”的外套,第一线医护人员正坚强地替社区的每个人守住疫情防线。而志工们手作的布口罩、发帽,与各界有形无形的捐赠、付出,正是默默支撑着医护继续坚守岗位的最大力量!闲谈中,王韵喻也提到,目前南加州的情况比北加州严重些:“但纽约的疫情是最可怕的!”

急诊室护士王韵喻拿着印有ER STRONG的外套,她说这算是对这一段抗疫日子的纪念。摄影/刘翰卿

爱屋及乌

三月中美国新冠疫情爆发,居家避疫期间,因为担心在纽约艾姆赫斯特医院(Elmhurst Hospital, New York)急诊室担任护理师的女儿容芷茵防护装备不足,刚从任职33年硅谷高科技公司退休半年的志工容长明,便与妻子刘英华开始在家缝制布口罩,快递给纽约的女儿使用。

纽约新冠确诊病例数居美国之冠,而艾姆赫斯特医院更号称是此次疫情重灾区的“震央”,严重程度不言可喻。容芷茵一开始还因为怕父母担心,只说自己在纽约的医院,并没有让家人知道她就在艾姆赫斯特医院服务。一直到居家避疫令一星期之后,在父亲的追问下,才告诉爸爸。

艾姆赫斯特医院在医疗防护设备极度短缺的情况下,容芷茵原本一天可以更换几只口罩的配额,变成一只口罩需要用上好几天。父母为女儿焦虑和担心,只能细细灌注在这一针一线的密密缝里。布口罩寄过去了,女儿戴着爸爸妈妈做的这些布口罩,一方面撙节医用口罩使用,一方面也是心灵的慰藉。

布口罩除了支援女儿,容爸爸容妈妈也爱屋及乌地分送给了容芷茵的同事们。其后,女儿询问制作布发帽的可能,容长明与太太试做了几种版型寄到纽约,容芷茵与同事们都觉得非常实用。纽约医疗院所需要布制的发帽,北加州在地的医疗院所当然也需要。所以容长明与太太刘英华也加入圣荷西布口罩队行列,在家自行拍摄了缝制发帽的视频,让其他志工们也可以依样画葫芦缝制发帽。

因为对女儿的担忧开始制作布口罩,间接感受到全美医疗人员对防护设备的大量需求,容长明认为这是他毫无保留投入制作布口罩和发帽的初发心,即使一开始他完全不会使用裁缝机。

但身为一个工程师,对于参照YouTube影片设计版型、布料最佳化的裁切计算,这些我都可以做。

有了您的慷慨援助,我们可以做得更多。

为了女儿和前线医护人员,退休工程师容长明开始学习裁缝。图为容长明丈量布匹。摄影/刘英华
裁减。摄影/刘英华
整烫布料。摄影/刘英华

从零开始学

过程中,他也不断地学习到裁缝相关的知识,例如剪布有专门的剪刀、裁剪时需考量布料的纹理等。从开始的生疏,慢慢优化品质,速度与日俱进,平均每天工作五、六个小时,夫妻同心协力,熟练整个流程以后,一人剪布一人车布,一天可以完成100只布口罩。发帽工序繁复,立体头套的造型,圆形与长条形两块布,需要精确的剪裁与车缝才能够顺利接轨,后期夫妻俩合作,一天也可以完成30顶发帽,处处印证静思语“做中学,学中觉,觉中做。”的境界。

TzuchiUSA_nca-diy-cloth-mask-making-team_0012_49868603776_f9ad81b8d9_k
志工刘英华缝制发帽。摄影/容长明
志工刘英华缝制发帽。摄影/容长明

亲情是双向的牵绊

容长明女儿容芷茵服务的纽约艾姆赫斯特医院位于皇后区,病人多半是中低收入户。医院大量收治照顾没有身份、没有保险的病人,因为如果这个阶层出现了防疫破口,对于纽约目前早已严峻的疫情可能就会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因此医院的负担特别沉重。

容芷茵说,虽然还是会担忧染病风险,但是也只能脚踏实地一天一天过。当地情况变化太大,常常一个班次结束,仍无法预测下一个班次会有什么状况。所幸,目前的疫情状况稍微稳定,但是没有人能够保证在五月底国殇日(Memorial Day)长周末之后,甚或是纽约市解封之后,会不会迎来另一波新的疫情!

容长明说:“因为女儿工作上每天目睹了大量确诊病人涌入医院,也看到病人死亡,因此对于病毒的危险性更为敏感。”虽然容长明夫妻俩在加州居家避疫,只要容芷茵听到爸爸出门,她都会非常紧张。亲情是双向的牵绊,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怀,也是如此动人。

女儿身为疫情重灾区的第一线医护人员,容长明当然放不下心,但他也说:“太太与我都觉得很幸运,能够把对女儿的担心转移到布口罩与发帽的制作上,成为一种寄托。”从三月中加州居家避疫开始,一周之内,容长明便向慈济提出纽约艾姆赫斯特医院医疗防护装备短缺的状况,正当他准备替艾姆赫斯特医院提出需求时,慈济纽约分会已经在第一时间捐赠医疗装备给该医院了。

转念成就好因缘

虽然疫情是如此严峻,容长明认为这是很特别的好缘份,他在加州这一头投入慈济志工行列,女儿容芷茵在纽约另一头同时接受着慈济的反馈。容长明说,从疫情爆发以来,每每看到纽约疫情统计数字,都会胆战心惊,但他心底会想:“事情就是发生了,也不可能叫女儿就别做了,快点回来。”所以转念:“女儿大学毕业、刚好受训完,遇到这波新冠疫情,是刚好这个时代需要她,而她也能够把所学回馈给社会,这是她的福报。”

有了您的慷慨援助,我们可以做得更多。

容芷茵(右一)与纽约艾姆赫斯特医院的同事们,一起穿戴容长明与刘英华缝制的发帽。照片提供/容芷茵
容芷茵穿着父母替她缝制的口罩与发帽,拍了照片还放了好多颗爱心。摄影/容芷茵

容长明也把佛法应用在生活里,他认为这次的疫情大爆发,是因果显现,“人生是无常的,疫情发生了,我们就是要接受它,同时要利用这个因缘帮助别人,这也会是将来的回报。”也因为这样的缘分,让女儿与慈济纽约分会有了联系,容长明希望容芷茵在这波疫情平息之后,有机会也能在慈济纽约分会担任志工。

拿着长木尺、大剪刀的志工容长明,专注的在匹布上描出版型、精准剪出布块,太太刘英华在一旁的裁缝桌上,缝纫机答答不停车着发帽。一件一件的成品,安住了他们担忧思念女儿的心,一条一条的缝线中,车入了他们对于女儿乃至于所有医护人员的爱护之心。

更多新闻故事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