馳援德州颶風貝羅災民 發放現值卡安住身心

德州分會  |  2024年7月29日
Play Video

作者/廖玉茹、朱秀蓮;編輯 /錢美臻

鮑曼先生向志工指出住宅損毀的位置。攝影/林書賢

五級「颶風貝羅」(Hurricane Beryl)從加勒比海穿越墨西哥灣,以每小時80英哩的風速,在2024年7月8日登陸美國德州馬塔戈達縣(Matagorda County, Texas)。強大的風勢與暴雨,讓德州東南部社區在短短一天中,成為水鄉澤國,災區因淹水而全面停水、停電,居民生活大受影響。

「颶風貝羅」在德州造成路樹坍塌毀損。攝影/何光祖
鮑曼先生住所旁因颶風傾倒的大樹。攝影/葉晉宏

急需援助的家庭

慈濟美國德州分會迅速在7月13日為災民啟動蔬果發放,也與其他慈善團體合作共善,針對受災戶予以關懷。7月18日晚上,德州分會副執行長林書賢接獲紅十字會轉介一戶急需協助的受災戶訊息後,他立即於群組中召集志工,議定於該週末(7月20日)前去訪視。

7月20日早上九點,備妥現值卡與物資的志工們在德州分會會所集合後一同出發,前往位於休士頓東北方、約一小時車程的馬塔戈達縣波特區(Porter, TX)。

受災家庭面臨短期生活不便的困擾,只要花點時間,大多家庭都可恢復生活秩序,災後的緊急救援通常能協助他們解決問題。「這一次的風災,對大休士頓來講造成蠻大的損害。一般來說,所面臨的問題就是電力的損失,或者是說家中淹水。」林書賢說明,當日要去訪視的鮑曼先生(Mr. Bowman)是颶風後所關懷的第一個特殊家庭。

鮑曼先生的移動房屋座落在樹林間。攝影/葉晉宏
鮑曼先生向志工解說房舍受災的情況。攝影/葉晉宏

志工們抵達鮑曼先生所居住的移動房屋(Mobile Home)向他說明來意後,他帶著志工一起巡視受災狀態。移動房屋周邊樹林環繞,風景優美,然而風災侵襲,讓他的家園與生活發生了重大改變。

鮑曼先生告訴志工,風災時,附近的大樹被強風吹倒,直接壓到移動房屋的後方,把房子打出個大洞,造成浴廁毀損;巨樹也直接壓碎了他的個人電線杆,造成供電問題。因此,災後縱使附近地區都已經逐漸恢復供電,但因電線桿毀損,無法傳輸電力,所以他家仍然無電可用。雪上加霜的是,供水系統需要電力啟動電動幫浦,所以沒電也等於沒水可用。

斷電缺水陷困境

「沒水,我可以努力去朋友家扛水回來用;沒電,可以先暫時用借來的發電機緊急供電,無奈的是我已經沒錢買油來維持發電機運轉。」鮑曼先生告訴志工,此刻他正在煩惱晚上油料即將耗盡,要怎樣維持太太的糖尿病藥物保持低溫的問題。

最緊急的情況是,鮑曼先生的太太患有糖尿病,而她所使用的藥物必須保持冷藏。這些天來,他每隔幾天就得去朋友處取水,放進卡車後面的大冰桶。除了飲用,他也必須儘可能地保持家裡、自己、狗狗及浴廁的清潔,以維持健康。

鮑曼先生向志工說明災後的生活狀態。攝影/葉晉宏

然而,要恢復供電,得先修復電線桿,鮑曼先生必須想辦法把樹木砍掉,再重新建立一個電線桿,電力公司才能夠供電;然而,要修復供電可能需要上萬美元的經費,這筆費用遠非他所能負擔。他曾嘗試聯繫紅十字會和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FEMA),但近二個星期過去了,並沒有任何回音,直到當日慈濟志工出現。

志工當下決定先幫鮑曼先生應急,發放現值卡給他去買工具和汽油。「我們今天給了他兩張現值卡,每一張有600美元,就是有1,200美元。不光只是在急難救助上面給予幫助,我們也希望把他列入慈善關懷個案,每個月或定期安排時間探訪,看他恢復的情況,再給予實際上的幫助。」了解到鮑曼先生已經沒錢買油,林書賢慶幸志工們到訪的正是時候,如天降甘霖解旱苦。

志工到了讓一切不同

看到從未謀面的東方面孔、不曾聽過的慈善團體送來物資和現值卡,給了他實質上的幫助,鮑曼先生先是一陣驚訝,收下後,突然忍不住掉下激動的淚水。「我們失去了家園,一整個多星期以來沒有電、沒有水,我們都很絕望,辛苦掙扎著!」鮑曼先生娓娓傾訴他的心情。

鮑曼先生描述當前的生活困境同時,志工向鮑曼先生解說需填寫的表格。攝影/葉晉宏

德州夏季室內溫度約為華氏100度(約攝氏37.78度),晚上至少也有95度(攝氏35度)。沒有開設空調的屋內如果想要打開窗戶,讓室內空氣流動,蚊子就會飛進來,鮑曼先生形容道:「蚊子很多,真的很糟!」。更窘迫的是,他的口袋裡連一美元都沒有了,這些日子他和太太靠著吃餅乾度日,連罐頭都吃不起。

當他們知道我的情況就趕來了,志工們真的很好,讓我很感動。我們什麼都沒有了,失去了所有的東西。但志工的到來讓一切變得不同,非常不同!

幾乎是一無所有的鮑曼先生,覺得志工來訪是很神奇的事。他歡喜地說要先用現值卡去買油,讓發電機維持運作外,接下來他要買些維持健康的食物,以及保持藥物冷藏的冰塊。

林書賢有感而發說道:「現在的天災是來得又快、又強、又大,除了說大家要戒慎虔誠之外,大家真的要平時都做好準備,真正發生事情的時候復原就會快一點。」確實只有未雨綢繆,才能使災損降低。

路長情更長

為了進一步評估未來長期關懷所需,慈濟志工黃希涵及劉本琦協助鮑曼先生逐一填寫相關的表格;言談中,黃希涵了解到他目前主要收入來源是政府的殘障津貼。

志工梁明嬋拿慈濟文宣給鮑曼先生,並向鮑曼先生介紹特別為他準備的緊急照明設施與設備。攝影/葉晉宏

由於鮑曼先生住所內外都有著美麗的彩繪,詢問後得知這些彩繪都是他親手繪製,考量到鮑曼先生所遭遇的損害,相對此次風災的其他受災戶要嚴重許多,復原所需時間和經費也更多,黃希涵靈機一動想到,若他能多創作一些作品,藉由賣畫增加收入,或許即可補貼生活所需。

在這麼艱難的時候,我們都希望他能夠發揮自己的能力,而不是等著大家給他幫助。自己能夠站起來,是最好的!

黃希涵在填寫表格時,一邊稱讚鮑曼先生的作品很漂亮,讚揚他很有繪畫才能與藝術眼光,並鼓勵他繼續畫畫,表示未來或可幫忙尋找買家。

鮑曼先生的作品。攝影/葉晉宏

志工的鼓勵令鮑曼先生很高興,他表示,他還有工具和材料,只要能夠有客戶來源,他很願意自己賺錢。黃希涵欣慰地說:「我知道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為修理得花很多的錢,還要花很多的時間。」

重建家園的漫漫長路上,鮑曼夫妻不會孤單,因為慈濟人將會陪著他們一起走過。我們的社區仍有許多如鮑曼夫妻般需要援助的鄉親,請與慈濟志工攜手同行,為有需要的災民提供關懷與物資援助,以及他們最需要的心靈膚慰力量。

用愛援助受創家庭

更多新聞故事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