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劉嘉麗、蘇素珍 ;編輯 /劉嘉麗
發放過程中,邁阿密聯絡處負責人林明哲(右二)走近災民,聆聽他們的故事。攝影/許盛彥
2024年10月9日「彌爾頓颶風」(Hurricane Milton)在佛羅里達州西岸的西耶斯塔島(Siesta Key, Florida)登陸,貫穿佛羅里達半島中部,引發了至少48個龍捲風,挾捲著強風暴雨衝擊社區,無數災民家園被毀。
10月21日,慈濟邁阿密聯絡處志工驅車超過兩個半小時,前往聖露西縣的皮爾斯堡(Fort Pierce , St. Lucie)勘災,並在11月16日,於湖木公園教堂(Lakewood Park Church)展開發放,幫助73個受災家庭,嘉慧災民205人。
靈魂人物
早在志工前往受災嚴重的「西班牙湖鄉村俱樂部村」(Spanish Lake Country Club Village)勘災時,便偶遇了此次發放的靈魂人物——吉娜·麥卡米(Jeanna McKamey)。
當時,志工們來到殘破不堪的災區,幾乎看不到人影,尋尋許久,終於遇到正在整理院子的吉娜,志工們上前與她打招呼,並關心她家的受損狀況。在了解慈濟的來意後,吉娜便熱情地和志工交談,希望借由分享自己的故事,讓更多的人看見他們社區所經歷的浩劫,讓社會上有更多的人來關注幫助受災的居民。
此外,當吉娜了解到慈濟志工收集災民名單時遇到的困難後,她主動提出願當志工的眼、手、腳,挨家挨戶去拜訪收集災民的資料,讓發放計劃出現一綫𥌓光。從10月21日起,吉娜就開始一步一腳印地去收集災民資料,並憑借一己之力,收集到受災最嚴重的24戶災民信息,佔此次發放戶數的近三分之一。
吉娜分享說:「10月21日的時候,有五位慈濟志工來到我家,詢問我的情況。他們非常尊重我,並且表達了很多的真誠與關愛,在家中被颶風損壞的情況下,這給我帶來很大的希望,因為這正是我們此刻最需要的!所以我願意幫慈濟承擔起收集災民資料的工作,這其實並不容易,因為很多災民已經緊急撤離,所以我要挨家挨戶地去拜訪。我真誠地感謝慈濟,是你們幫助他人的信念,帶給我們這些不幸的人同情、關愛,和希望。我能感受到我們之間深深的鏈接,就像慈濟說的那樣,我們是一家人!」
八方支援
11月16日,來自邁阿密聯絡處的35名志工,在早上九點前便到達發放現場,進行佈置場地、整理物資等前置工作。這之中,25名志工乘坐馬克·布魯克斯(Mark Brooks)和他的女兒狄尼絲·布魯克斯(Denise Brooks)提供的巴士到達發放現場。除了免費提供巴士並擔任駕駛,父女倆還在發放活動中擔任西班牙語翻譯的工作,完美詮釋了無私奉獻的精神。
馬克談到參與這次發放活動的因緣,分享說:「幾年前,我在一份物流工作中認識了邁阿密慈濟的志工王芳英,她詢問我是否願意參加志工活動,幫忙擔任西班牙語翻譯。那是一次很棒的經歷,所以我很快又再度參與其中。
隨著時間流逝,我們因工作變動失去了聯繫,但最近王芳英又聯繫了我,邀請我參加這次的颶風發放活動,我立刻答應了!當我去填寫志工報名表時,發現已有超過二十位志工報名,並得知他們每個人都會自行開車前往。我覺得大家要協調七至八輛車準時出發,可能會很困難,於是我提出,可以提供兩輛15座的大巴士作為交通工具。
接著,我問了我的大女兒狄尼絲是否想參加這次活動,幫忙擔任西班牙語翻譯並駕駛第二輛大巴士,她也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愛沒有界限,感謝慈濟讓我們能夠參與其中!我和女兒最欣賞慈濟這個組織的地方在於,儘管我們沒有相同的家庭背景、語言、財務狀況或宗教信仰,但每一位慈濟成員,在我們一起服務的那一刻起,都像家人一樣對待我們。那份服務他人、傳遞慈悲的初心,跨越了所有的界限;而這些平等、尊重、愛的原則,也同樣真誠地展現在我們有幸為之服務的災民身上。」
都是一家人
早上十點,發放活動正式開始,志工黄宣婷擔任開幕主持人,為大家介紹慈濟精神和活動流程;接著,邁阿密聯絡處的负责人林明哲也走到台上,與大家分享慈濟過往的賑災情況,他對台下的災民說:「我知道我們能給到你們的物資並不多,但我們希望,這一點點的幫助,可以讓你們在災難中救急。」
隨後,林明哲帶領全場志工和災民表演手語歌曲《一家人》,大家圍成一個圈,手緊緊地拉在一起,用歌聲訴說著愛與關懷,現場原本悲傷而肅穆的氛圍也因此變得溫馨起來。
一曲終了,在場所有人的心變得都更加貼近,志工們引導災民一個個地走到發放台前,傾訴自己的受災故事,並為他們送上毛毯、現值卡,和《慈濟月刊》,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活動中,有不少志工都是第一次參加慈濟的活動,而志工們所展現的團結互協的精神,讓每一位在場的人為之動容。
在此次活動中擔任審核組長的志工李芳盈說:「這次的活動中,有很多人是第一次來做慈濟的志工,我覺得他們很棒,在聽到災民們講述他們的故事時,志工們把堅強和力量傳遞給了他們。很感恩慈濟,在之前做了很詳盡的規劃,為我們找到這麼漂亮的教堂作為發放場地,再發放中,志工們的協作非常默契,有時候甚至不用說話,就會主動地互相幫忙。」
我推薦所有人有機會都來參加慈濟,因為當我聽到災民的故事時,也真正體會到了對生活的感恩,我想,這就是慈濟的精神吧!
志工 李芳盈
第一次參加慈濟活動的西語裔志工斯蒂芬妮·張(Stephanie Chang)說:「這是我第一次參與慈濟的志工活動,我非常感激這次的機會。因為不熟悉志工的工作,我起初也時常犯錯,這讓我感到很有壓力,但在開幕儀式上,我們和災民一起唱歌時,我看到人們臉上展露出的笑容,讓我覺得,我們在一起,彼此扶持,彼此療癒,才是最重要的。
我意識到,這些人並沒有因為他們的處境而感到挫敗,相反地,他們充滿了正能量。而慈濟給予了他們這種力量,也給予了我們這些志工力量。這個世界充滿了許多苦難,而能夠成為慈濟中的一份子,便是了成為世界上善良的一部分。我們無法阻止災難或不幸的事情發生,但我們可以互相扶持,為未來帶來希望,並讓受災的人們知道,在苦難中,他們並不孤單。」
流動的大愛
在一排排發放台桌的兩邊,災民在這一頭傾訴著自己的悲傷,而志工在另一頭傾聽、撫慰的同時,也收獲著大愛的堅強力量。
志工麗莎·阿瓦瑞茲(Lisa Alvarez)講到災民的故事,無限感慨:「參與這次的發放活動,讓我深深感到謙卑與震撼。想像一下,災民們花費一生,努力實現的人生目標,比如擁有一個家,卻在眨眼間失去一切,這是多麼令人心碎的事情。
在我與辛迪(化名)的交談中,得知她和身患殘疾的丈夫一起生活,卻因龍捲風失去了一切。更糟糕的是,她還目睹了鄰居在家中被壓住,不幸遇難的悲劇,所以當她在發放中收到物資時,情緒非常激動。
昨天能夠為這些不幸受災的人們送上現值卡,那種感覺是難以言喻的——能夠給予他人一絲希望、一點光明,是一種由內而外的滿足感,看到人們臉上的驚訝與感激,讓我倍感溫暖,所以,能成為慈濟團隊中的一員,對我來說真是莫大的福氣。 」
儘管失去了家園,災民對慈濟的感激之情卻令人動容。這讓我深刻地意識到,慈濟的工作不僅僅是提供物質援助,更重要的是給予災民尊嚴與希望。作為志工,我感激慈濟,讓我有機會貢獻自己,並成為這宏大使命的一部分——傳遞慈悲與大愛的精神!
志工 凱恩·邵(Karin Hsiao)
海地裔志工莫德·莫琳(Maud Morin)是一名退休的護士,一生致力於幫助海地的貧困群體,在此次慈濟的發放活動中,她也同樣感觸良多:「在傾聽災民們的故事時,我深受觸動,他們雖然家園被毀,但在淚水中仍保持著希望。他們也表達了對慈濟的感激,感謝慈濟在他們最需要的時候,伸出援手,雪中送炭。」
被莫德致贈救助物資的桑德拉·科欽(Sandra Kitchin)滿懷感激地說:「收到現值卡時,我全身起了雞皮疙瘩。我無法用言語表達我慈濟組織的感激之情,看到您們如此關心像我一樣需要幫助的人們,讓我連留下的眼淚都是喜悅的。願上帝保佑您們以及慈濟這個組織!」
邁阿密慈濟在皮爾斯堡的發放活動,在愛與溫馨中圓滿落幕,而慈濟將在幫助受創災民的路上,步履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