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劉嘉麗;編輯 /劉嘉麗
10月15日,慈濟團隊透過合作夥伴和當地居民協助,造訪了多處場地,希望能在兩日的前勘行程中,確認後續災民登記和賑災發放的場地。攝影/門海梅(Jaime Puerta)
為援助受到「海倫颶風」(Hurricane Helene)重創的北卡羅萊納州(North Carolina)居民,慈濟華府分會急難救助與志工團隊,在執行長季正杭的帶領下,於10月15日,繼續深入重災區展開第二天的前勘行程。
除了勘查災區,前勘團的重要任務還有勘查和確認將用於賑災發放的場地。慈濟團隊透過合作夥伴和當地居民協助,造訪了多處場地,希望能在兩日的前勘行程中,確認後續災民登記和賑災發放的場地。
多處輾轉
儘管颶風過境已過半月,但災區的情況依然不容樂觀,這對慈濟尋找發放場地是不小的困難。慈濟華府分會副執行長陳英發介紹說:「今天的計畫是找到可供災民登記的場地,同時作為賑災發放之用。這裡仍有很多地區處於斷電缺水狀態,所以我們要找到一個合適的場地,真的很不容易。」
首先,勘災團隊走訪了美國紅十字會在災區設置的賑災點,工作人員搭建了臨時帳篷,方便災民領取救助物資,除此之外,紅十字會還為災民提供心理輔導的服務,紓解他們的悲傷和恐慌。
美國紅十字會北加灣區分會(American Red Cross North Bay Chapter)的災難項目經理羅比·蓋恩斯(Robbie Gaines)介紹說:「我們來此發放緊急援助物資,也提供災難後的心理健康輔導和信仰層面的關懷。希望讓擁有不同宗教信仰的人,能夠尋求他們所信仰的精神領袖的指引,同樣的,我們也提供針對急性心理創傷的心理健康輔導,保護災民的心理健康。」
接著,勘災團隊前往了四處不同的場地,試圖尋找合適的賑災地點。
第一站,志工來到聖約社區教會(Covenant Community Church)尋求合作,首席牧師塞繆爾·伯利森(Samuel Burleson)十分期待與慈濟的跨宗教合作,他說:「如果我們能夠跨越宗教一起合作,當災民們走進我們的教堂,看到我們的教堂已經變成社區的發放中心,提供災民所需的基本生活必需品,並能感受到佛教團體的關懷,是多麼美好的事,想到這些,讓我心中充滿溫暖。」
我們和慈濟有許多共同點,所以只要你們的救援工作需要本地的支援,我們就會一直在這裡,照顧那些最需要服務的人們。
聖約社區教會首席牧師 塞繆爾·伯利森
隨後,勘災團隊前往橘皮音樂廳(The Orange Peel Event Space),這裡原本是一個音樂會場地,目前已轉為救災中心。
經過評估後,志工們認為此場地不適合作為後續賑災地點,但他們遇到了熱心公益的居民馬克·斯特納爾(Mark Sternal),為慈濟聯絡到哈拉斯切羅基中心(Harrah’s Cherokee Center)作為備選的賑災地點。馬克介紹說:「哈拉斯切羅基中心是阿什維爾的市政中心,阿什維爾市政府可能會敞開他們的大門,讓慈濟在這裡舉辦賑災活動。」
人性的光芒
在走訪的過程中,勘災團隊廣結善緣,遇到了同樣需要為災後服務奉獻力量的人們。
在回聲山錄音室(Echo Mountain Recording Studio),志工遇到了經理潔西卡·托馬辛(Jessica Tomasin),為了安置災民,她拖延了自己的婚期,將回聲山錄音室設置成臨時的物資發放點。
「在最初的那幾天裡,人們無法正常外出,但大家都一直在互相幫助。災後的第一天,我幫助市政府在錄音室設立了他們的首個供水站,第二天,他們運來了260加侖的汽油,供應給前線工作者。」潔西卡說:「我本應該在兩週前結婚,但並沒有結成婚,大家一直告訴我,你必須花時間去處理這些情緒。但我當時想,外面還有許多人處於失蹤狀態,我沒有時間去處理這些,我必須要平衡好自己的生活,在照顧好自己的同時,盡可能去幫助他人。」
陳英發聽聞傑西卡的故事十分觸動,他說:「你所做的事情真得很棒,展現了人性中光明的一面,這真是太棒了!」
我想,無論是我自己,還是其他人,都不應該把日常的生活視為理所當然。
志工 李志偉
經過一天的走訪,勘災團隊收獲滿滿,陳英發總結道:「我們已經看過一些場地,有些場地很不錯,有些則不太適合,通過這兩天大家努力的投入付出,我們已經獲得了不錯的進展。」
兩日的勘災行程,短暫而緊湊,慈濟志工難行能行,將滿載著物資回歸災區,為災民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