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大水退去 鄉情湧現

美國總會  |  2018年12月10日

作者王純瑾

4月29日在維和港皮斯洛伊區以工代賑民眾出發前,美國慈濟志工葛濟覺(中)帶頭喊:「GO!GO!GO!」激勵士氣,讓大家以歡喜心一起為清理家園努力。攝影/海克特

「求求您幫助我們,好嗎?我的家被洪水淹了,什麼都沒了!我們老了,沒有錢再重新開始⋯⋯」簡陋的竹子高腳屋裏,老夫妻見到慈濟志工到來,忍不住緊緊握著志工的雙手,訴說多日來的苦痛。

南美洲厄瓜多四月初豪雨釀災,十二萬人受到影響,其中曼納比省(Manabi)災情最為嚴重,暴漲的維和港河,造成上游聖塔安娜縣(Santa Ana)與下游維和港市(Portoviejo)洪患,大水從建築物中沖出的物品阻塞排水系統,使得大量淤泥堆積街道。

經過太陽曝曬乾裂的土地,看起來堅硬,一踏上去,卻是一步步深陷的腳印,這是維和港市皮斯洛伊區(Pisloy),水患重災區之一。

經過去年強震,許多房屋受損被列為危樓,尚未修復,如今又因豪雨水患,不少居民喪失家當、失去工作,環境惡臭,災後兩週仍陷困境。

4月24日起,來自7個國家的慈濟志工與當地志工進入災區,以每人每天美金15元代賑金,先後於聖塔安娜縣與維和港市啟動「以工代賑」。除了帶動居民清除堆積的爛泥,也走入社區居家關懷,清掃房屋內外淤泥。

志工來到蘇妮妲一家,樓下依然積水,全家暫居僅存頂蓋的二樓,95歲的老爸爸失明,洪水來時,幸好兒女及時援救;老爸爸非常恐懼,志工安慰他寬心。

「我們老了,沒有錢再重新開始,感謝您們來到這裏幫忙我們!」另一戶年邁夫妻對這群生力軍再三感謝。

以工代賑圓緣日,聖塔安娜縣民眾製作海報,表達對慈濟志工援助的感謝。攝影/海克特

來自厄瓜多卡諾亞鎮的志工阿妮塔(Anita)始終含著淚,心疼地看著老爺爺。今年34歲的阿妮塔,是五個小孩的單親媽媽,2016年4月厄瓜多發生大地震時,她剛好出門在外工作,房屋倒塌了,很幸運的是孩子們與母親都平安無事。

臉上總是掛著燦爛笑容的阿妮塔告訴大家,「一定是平日我喜歡助人,所以上帝才保護我的家人,讓我繼續再服務別人。」今年得知洪水肆虐的消息,她決定把握機會,與慈濟志工一起為鄉親盡點心力。

阿妮塔說,出門前小兒子吵著:「媽媽您要留下來,慶祝我的生日!」阿妮塔告訴孩子:「你的生日天天都可以慶祝,但是那些受難的災民,現在需要媽媽去幫助,他們的苦是不能等的!」

二個小時車程外的卡諾瓦鎮,在去年地震後慈濟帶動以工代賑重啟生機,此次有八位鎮民前來水患災區付出。

來自卡諾亞的羅伯特(Robert),與朋友搭車來到維和港,一路沈默地跟著慈濟人,體驗受災居民的困境;第3天,終於打破沈默,見到鄉親苦訴不幸時,他說:「我也跟您一樣,同是災民。不過我是因爲去年地震,您是因爲水災。所以您的苦,我能感受!我們都因爲無預期的災難失去所有,可是我們都還有機會,重新再開始。所以今天我站在這裏,要幫助您!」

螞蟻雄兵的力量

以工代賑上午同時在維和港皮斯洛伊區與聖塔安娜縣舉行,下午志工合力到聖塔安娜帶動居民清掃學校。

四月雨季正值學校放暑假,在受災嚴重的聖塔安娜中學,學校老師自行打掃兩個星期了,球場、教室還覆蓋著厚厚淤泥。

「我們本來要在上週一開學,已經遲了八天,」威爾森老師說:「原本預計要花一個月的時間清理淤泥,非常感恩得到慈濟的幫助,速度加快了很多。」

慈濟志工利用四月底的週末假日,帶動五百多人一起清理校園;一鏟又一鏟,黏稠爛泥的重量,加深志工群身體的負荷,卻也多了付出的承擔。

阿根廷慈濟志工洪慈承清楚記得,在4月25日進入學校時,看到滿地爛泥,副校長擔憂是否能如期在5月2日開學;但是如今看到螞蟻雄兵的力量,「校長跟副校長感恩地說,很希望5月2日所有慈濟人都能夠在場見證這個偉大的時刻,因為你們的幫忙,孩子們可以上課了!」

紐約慈濟志工張濟舵與老師們分享,幾天來看到聖塔安娜的改變,「不是因為我們來了,而是您們彼此的互助。受難人並非被幫助的人,受難的人也能幫助人,正如教宗所言,未來世界最有影響力的人,是彼此互助的人。」

4月29日,慈濟志工在聖塔安娜中學帶動以工代賑清掃校園淤泥。攝影/海克特
淤泥淹沒了聖塔安娜中學足球場,經過太陽曝曬,呈現裂痕斑斑。攝影/海克特

付出讓自己富有

每天的以工代賑儀式中,各國志工為大家打氣,並輪流分享竹筒歲月的故事,告訴大家心靈富有,當下即可以助人;接下來,志工拿著竹筒撲滿走入人群募心募愛,總是聽到此起彼落的叮咚聲。

有人當場表示要認養竹筒,回家後每天存錢,「因為你們幫助了我,我也要去幫助別人,給孩子一個榜樣。」受災民眾蒙田歐(Montteo)說。

以工代賑最後一天,馬可(Marcos Cedeño)雙手捧著一個包沈甸甸的袋子,親自送給慈濟志工。志工打開當下一陣驚喜:一毛一毛零錢的存款,是他感恩慈濟幫助同胞的回饋。馬可說:「從參加以工代賑開始,聽到了竹筒歲月的故事,我就決心做個富有的人。」

14歲的艾咪(Ami),幾天前跟著母親的腳步,來到以工代賑的隊伍中。由於未成年,她被隊伍中的人排擠。害怕的她躲在母親後方,怎麼樣也不願意離開;慈濟志工發現她的需求,想要幫助她;但是小女孩很有志氣,只求能陪著媽媽。

以工代賑圓緣這天,艾咪小心翼翼地跟著母親,拿著一包精緻的糖果及餅乾,開心地來到慈濟人面前。艾咪告訴阿根廷志工洪良岱:「我想謝謝您們!這幾天媽媽以工代賑所賺的錢,已經可以讓我去買文具、鞋子,我能夠去上學了!」「記得,要好好念書,將來長大,一定要去幫助人。」艾咪點點頭,小小的心靈已種下善種。

4月28日在聖塔安娜體育館以工代賑儀式,唱厄瓜多國歌時,慈濟志工手放胸前致敬)。攝影/海克特

經過9天的以工代賑清掃,聖塔安娜縣與維和港街市逐漸活絡,居民回歸昔日作息。

五月浴佛節將至,慈濟志工獲得聖塔安娜教堂同意,舉辦浴佛祈福活動,並於活動後發放「災難慰問祝福金」,依據受災家庭人口數多寡,致贈美金300至500元,讓經濟條件更弱勢的家庭,得以修繕房屋或添購家具。

莊嚴的教堂中,祈禱歌聲迴盪。1400位居民依序浴佛,一位約5、6歲的小女孩主動走來我身邊,雙手環抱我的大腿,閃著烏溜溜的眼睛仰頭看我,我牽起她的手,沿著走道走一小段路回去找媽媽。女孩的媽媽以信任的微笑回報我,我感受著這對母女對慈濟人的愛,不禁紅了眼眶。

賑災行程告一段落,腦海中還是揮之不去的破損田地、淤泥房屋,躺在病床上的老人、閃著烏溜溜眼睛的小女孩⋯⋯從去年震災到今年暴雨水患,蹂躪著這一群無語的居民。

氣候不調,是溫室效應惹的禍嗎?我思索著。想起證嚴法師不斷強調,天災來自人禍,大地不調來自人心不調。如何推開這股惡業的氣流?

唯有仰賴人的『心室效應』——人人匯聚善的心念:互助、互愛、感恩及尊重,就能締造平安與祥和。

這一段話,願導引出你我生命努力的方向。

聖塔安娜市街原本一片淤泥、廢棄家具,恢復市容後,攤販生意活絡。攝影/海梅

這次厄瓜多賑災,8個國家志工來自不同文化背景,但有共同的期待跟使命—以慈濟精神來帶動受災民眾,恢復過去的生活。所以我們提供的不僅是物質,而是一種激勵、希望,手牽著手讓淚水跟汗水交融,建立患難之情。

以工代賑讓受災民眾有收入,激起善的循環,帶動城市的活力。第1天,我們看到街道堆滿泥巴,10天之後,無論街區學校、家庭、完全清除乾淨。也要感謝當地政府全力配合,調用大型機具;在人手跟機具齊備下,把市容恢復原貌。

4月中旬,當我們還在臺灣參加慈濟活動,證嚴法師指示,趕快行動,給予受災居民膚慰。當時我還沒辦法體會,尤其是水災已過多日,我們所想的是大水退了,應該就沒有事了;但是當我們踏入這裏第一個腳步,就可以感受到證嚴法師慈悲的心,他要讓這些民眾可以即刻感受到他人給予的援手。

民眾從無助、期待援手,到激起熱情,放下心中傷痛,面對泥濘、動手清掃,這背後是無為法的顯現,也是一種真理;慈濟人把握因緣,即時動員,做我們應該做的,展現整體力量,不分施與受,這正是有為法。對於中南美洲、全球慈濟人來說,是歷史的一頁。

更多新聞故事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