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善美志工/黃家卉、蔡松谷、黃光宇/美國報導
洛杉磯慈濟人文學校的學生在日前的結業典禮中的表演。攝影/蔡松谷
洛杉磯慈濟人文學校在5月19日,舉辦第15屆畢業典禮暨第25屆結業典禮,師生、家長和志工共同祝福兩名畢業生,學業更上一層樓,也期許在校生在完成一階段的學習後,再接再厲迎向下一階段的挑戰。
春風化雨25年
「10年樹木 百年樹人」畢業典禮的舞台上,布置著一顆枝葉茂盛的環保樹,上頭成長了25顆鮮紅的大蘋果,象徵洛杉磯慈濟人文學校25 週年,人文教育代代相傳。
第25屆結業典禮中,學生們展現德智體群美全面的教育成果,縱使每個人有不一樣的重點發展,但都是父母師長的榮耀。今年也是第15屆畢業典禮,雖然只有兩位畢業生,但由於他們的努力、和家長長期的堅持,完成12年的中文教育,他們難能可貴的精神,是學弟學妹學習的好榜樣。

耐勘、耐忍、耐怨
慈濟老師和志工給孩子的,不僅是學習中文,還有品格教育,教導孩子懂得感恩尊重愛;正如證嚴法師的教悔:「在社會上要耐勘、耐忍、耐怨 ,更要懂得報答師長恩、父母恩、眾生恩。
洛杉磯慈濟人文學校校長 左少玲
慈濟美國總會副執行長陳濟弘在致詞中提到,在南加州中文學校很多,而慈濟有這麼多人來參與,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主要這裡是強調證嚴法師的教誨及人文教育。他常常發覺,該校教出來的學生,真的和一般學校有落差,光看他們上下台、禮節、行儀、拿麥克風等,每一件事情都代表了慈濟的人文精神,這是該校過去25年來,用心才有的成果。


五育齊揚成果豐碩
同學們展現過去一年來,德智體群美五育齊揚的成果。有幼兒班的舞蹈、功夫、直笛,及年年名列南加州榜首的團體朗誦,更有成積斐然的個人詩歌表演。
有別於一般學校的教學內容,慈濟人文學校除了有教中文的老師和行政人員外,還有才藝老師、校外比賽指導老師、指揮交通搬運物資的愛心爸爸、教室內協助老師的愛心媽媽,及陪伴小朋友的愛心大哥哥、大姊姊等志工的參與。校方在典禮活動中,也一一獻花表示感恩。


家長也學習成長
畢業生林姿君,被慈濟志工大愛無私的奉獻所感動,她也時時利用假期去照顧動物流浪中心的貓狗,並幫牠們找到家。
慈濟人文學校不只上中文課,也上人文課。所以我不只學到中文,我學到很多知識,對父母也更孝順一點。
慈濟人文學校畢業生 林姿君
林姿君的父親林高生表示,林姿君從很小的時候就到該校念書,她剛開始不太愛來,到後面可以感覺到她一直在學習,感受到她吸收很多,不只是學到中文,還有人文教育。
林高生提到,女兒每週都學習一個《靜思語》,有時候他看到,就和女兒討論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連他也默默的在吸收、學習了。他很感謝該校老師和志工這麼多年心血栽培,讓我的孩子能享受了該校所提供這麼好的教育,他希望以後也有時間,可以回來貢獻他的服務。


再回來當志工
畢業生李睿原還在媽媽肚子裡時,就陪哥哥每個星期日風雨無阻的到校上學。他五歲正式成為人文學校的學生,八年級時加入慈濟少年志工行列服務社區回饋社會。
李睿原開懷的說: 「耶~我終於畢業了!但是我還是會在慈濟幫忙,因為我媽媽還是會留在慈濟的!所以我有空,會就會回來。」

李睿原的媽媽王掌珠三個兒子都是該校的學生,因此她承擔愛心媽媽的工作已有20年之久。她表示,很感謝該校讓她在美國出生長大的兒子,能夠學習到中文,也學到人文與做人處事的一些道理。她希望孩子上了大學後,也能夠有機會再回來幫忙。
畢業典禮並不是告別,而是懷帶著證嚴法師、師長、志工的教誨,在更上層樓的學習中,把感恩、尊重、愛的人文精神,發散到更廣闊的天的,成為接引者讓更多人與慈濟心有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