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善美志工/陳修文、曾永忠/洛杉磯報導
慈濟美國總會慈誠委員培訓中,學習《一家人》手語歌的環節。攝影/曾永忠
慈濟美國總會於5月26日於總會園區感恩堂,培訓女眾志工(委員)與男眾志工(慈誠),一同深入慈濟國際賑災的腳步。
培訓團隊以5月6日證嚴法師的開示來切入。現今地球暖化天下氣候不調、災難偏多,證嚴法師叮嚀,面對極端氣候的考驗,人人真正地要縮小自己,不要太自大。真正的要謙卑恭敬,要戒慎虔誠、敬天愛地,更要多造福緣。天災人禍很難消弭,我們現在只好專心做好淨化人心,做好互動呼籲,用愛付出。
慈悲的足跡
第一堂課是慈濟志工曾慈慧以慈善國際化為題,活潑生動的將慈濟國際賑災的緣起,以國際賑災遍四方,一方有難、十方馳援的精神,到目前全球慈善關懷98個國家,一路走來的歷程,分享給學員。
證嚴法師從一個決心,一粒種子開始,不畏艱難,心繫災民,力排眾議發起賑災活動,堅持讓災民「有飯吃、有衣穿、有屋住」,讓孩子「有書念」。走過半世紀,初心不變。
普天之下都是共生息,也是一家親。期待大家,人人戒慎虔誠,為天下祈求平安,風調雨順。
證嚴法師
53年來,證嚴法師帶領著慈濟志工恆持初心,以直接 、重點 、尊重 、務實、 及時五大原則,賑濟過許多陌生的國家--孟加拉、盧安達、科索沃、阿富汗、獅子山、敘利亞難民、海地等。如今慈濟志工走過將近上百個國家,腳步仍未停歇,證嚴法師從未踏出台灣,卻能宏觀天下。
大愛的見證
接下來慈濟志工邢敏更以擁抱蒼生的影片,播放海地大地震後的視頻,記錄慈濟人在第一時間從多明尼加,穿過層層關卡抵達海地賑災的畫面。
在座學員從海地賑災視頻中,體悟到慈濟人的慈悲心與胸懷。邢敏娓娓道來國際賑災的實際運作,以及施行實例,並與其他國家所有救援組織的合作經歷。讓大家清楚了解國際賑災要點,以期鼓舞更多的慈濟人投入國際賑災的工作。
體悟知足真諦
下午課程是慈濟志工葛舉賢分享自身覺醒的那刻,他從聖地牙哥賑災的經驗,體悟付出的喜悅,之後談到走過了十八個國家的賑災經歷。他提到,災難不分貧富,苦難眾生無論貴賤,都可能面對剎那間天人永隔的悲痛,與見證無常的示現,這讓他體悟知足的真諦。
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大愛包容地球村。
慈濟志工 葛舉賢
葛舉賢花了十天的時間來收集整理資料,找出八個國家的經歷來分享。他從賑災經驗反思,進而提起對自己孩子管教態度上的轉變,點點滴滴的分享讓學員體悟,就是去付出,去感受,真的在見苦知福當中會知足,才會覺得自己很幸福,要多做一點。
祥和的禮儀之美
培訓課程間也穿插了禮儀之美和《一家人》的手語學習,讓整個培訓課緊湊而生動。知心相契的時間是讓學員們分組討論,攸關兩大國際賑災的實務問題,並推舉一人進行上台分享。
學員張福助在分享提到,從禮儀之美的課程中收穫很大。他很久以來就感覺慈濟人的文化,有一股慈祥的美,在當日禮儀課程中,一開始對於吃飯禮儀是有點驚訝,因為很少看到吃飯,要這麼整齊和規矩,所以感覺有點困難,不過他盡其力量在學習。
張福助深有感觸的指出,慈濟人很美,特別是舉動、走路、衣著、講話都很美,現在他才發現到服裝有那麼多的學問,難怪慈濟人就是那麼美。
全身投入啟發他人
學員維克多(Victor)是一位美國本土志工,精通英文和西班牙語,他曾經去厄瓜多爾賑災。
維克多指出,在賑災時看到許多志工做了許多令人驚訝的工作,他們的志工精神令人敬佩,他發願也要像那些志工一樣把事情做好,來啟發後進的志工。 這就是慈濟最重要的精神理念,只要能夠全身的投入,便能夠啟發他人一起努力向前。
表示會繼續加入國際賑災的工作的維克多提到,只要他有時間,也會參與社區的工作。他期許這能夠啟發其他的志工,來一起做慈濟。他並風趣地說,慈濟就像一個大家庭,讓志工共同參與有團隊的樂趣,每個人都很友善親熱,而且食物都很好吃。他感謝證嚴法師創造慈濟世界,讓大家有機會在一起幫助他人。
人文種子發芽
學員陳妙華走進慈濟已有十三年,一開始是帶著孩子來學中文,陪著孩子一起成長,從最初留在學校做愛心媽媽、志工,進而承擔助教工作,然後又接續成為老師,人文學校教務主任的職務。她說,她很認同慈濟人文教育這一塊,因為做教案常常在收集資料,也常看到一些志工付出的影片,因此更廣泛的了解慈濟四大志業,八大推動項目(法印)。
陳妙華認為,兩年來的培訓課並沒有白上,因為有很多的感受是以前在電腦前看影片感受不到的。 她很感謝證嚴法師創辦慈濟世界,讓很多的人接觸到慈濟的志業。
希望在教育這塊領域上,能夠在孩子們的心中播下慈濟的人文種子,並讓這善念的種子十年、二十年的持續發芽,這就是我們(慈濟人文)教育想要的。
慈濟志工 陳妙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