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養有機田與環保娃娃屋 把環保教育融入生活

美國總會  |  2020年12月7日
TzuchiUSA-great love schoo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Education_0000_20200919_094615

真善美志工/邵麗琪、陳伊柔、杜賓、陳以文、吳瑾/洛杉磯報導

志工指導學生和家長如何耕耘有機蔬菜田。攝影/黃旭睦

2020年是世界地球日50週年、慈濟推動環保30週年,美國慈濟教育志業基金會也透過各類生活化的教學模式,把環保觀念融入日常生活,讓學童從小就習慣日日做環保,疼惜萬物資源和節能減碳的行動。

開放認養有機蔬菜田

為落實環保教育,激發孩子愛生護生的慈悲心,培養孩子珍愛大自然與大地共生共息的環保觀念,美國慈濟教育志業基金會從九月份開始在核桃園區的環保生命科學園,鼓勵學生家庭和志工認養有機蔬菜田,一起播下愛的種子,實踐環保護生、蔬食健康的新理念。

TzuchiUSA-great love schoo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Education_0001_1600561074729
慈濟核桃教育園區開放「大愛農場」,供學生和家長認養有機蔬菜田。攝影/黃旭睦
TzuchiUSA-great love schoo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Education_0002_1600561079265
家長安珀(左)進入大愛農場聽取志工簡介說明。攝影/黃旭睦

經歷疫情、山火、颶風等災害的2020年,證嚴法師時時倡議的「非素不可」,令慈濟人深刻感受到迫在眉睫「非說不可」的使命。美國教育志業基金會在執行長李瓊薰帶領下,藉由大愛小學和幼兒園學生家庭及社區志工進入園區認養有機蔬菜田的生活教學,讓居家長達半年的孩子有機會走出戶外,接觸自然生態,了解保護地球的有機農耕方法,學習「愛護生態來保護地球」的環保概念。

負責此次活動規劃與推行的志工杜賓,在活動前多次與園藝志工進行討論,設計規劃完善的蔬菜栽種方案。混合搭配科學栽種,充分利用現有空間和天然的光線搭配爬藤瓜果和喜陰蔬菜;使用自然農耕法則,利用不同植物的氣味、環保的方式,來自然驅趕蚜蟲和兔子的侵擾來保護蔬菜。

杜賓指出,本次活動目的是希望小朋友能夠在疫情期間,有一個良好、健康的活動;利用現有的場地,帶入自然生態的概念,讓孩子們能夠在空餘的時間親手種植自己喜愛的植物。孩子們經過觀察和記錄過程得到收穫,學習如何愛護地球;同時通過堆肥、製作酵素、用無蟲害方式照顧植物的有機耕法,進而感受到大地供給的豐富物產,體會慈悲護生,與大地共生共息的概念。

加入志工服務,一起創造更美好的世界!
志工杜賓(中)向學生和家長說明如何觀察菜苗生長並進行記錄。攝影/黃旭睦
學生與家長一起親自栽種蔬菜。攝影/黃旭睦

養成環保小尖兵

活動當天小朋友與家長在烈日下認真聽取園藝達人的講解,學習如何整地、播種、澆水、施肥和照顧植物。濕濕的泥土、小小的菜苗、滑滑的蚯蚓……成為這群從小生長在城市的小朋友新探索目標,學童們親手種下菜苗,未來將每週進園照顧小菜苗一天天的成長,一滴滴的汗水都見證著小朋友為保護生態的付出和努力。

小朋友自由奔跑嬉耍在蔥蔥郁郁的林蔭花園中,盡情沐浴著陽光享受大自然賦予的清新空氣和環境;生態花園中由倒塌大樹「變身」做成的環保鼓和樂器園地,成為小朋友農耕之餘的小小表演舞台,無憂的童聲和木頭天然的妙響譜唱出大自然的奇妙樂章。小小的菜苗和一顆顆的小種子,在愛的土地上種下了希望,也養成了日後茁壯的環保小尖兵。

杜賓解說,這項活動的籌備和進行,要感恩參與活動當志工的園藝達人,願意提供免費的技術指導。希望以這個活動為開始,把生命科學園變成真正是有生命的、有朝氣的、能夠真正地促進當地志工和社區共享共有的一個大愛園區。

孩子好奇的玩木頭製作而成的環保樂器。攝影/黃旭睦
小朋友學習辨認不同的蔬菜種子。攝影/黃旭睦

透過親自栽種蔬果的活動,學員和家長都體悟農耕的辛苦,了解糧食珍貴得來不易;學習酵素製作、有機農家堆肥對植物生長的好處,理解到自然萬物共生共息、循環復始的生態,把枯枝、雜草等農家廢料變廢為寶,重新進入自然循環來滋養大地,帶給人們豐富的果實收穫;更通過栽種蔬菜,深入認識各種蔬菜水果,知道吃蔬食有益身體健康,同時對地球生態發揮保護的作用。

良好的生態體驗

有一個六歲女孩的家長安珀·博伊爾(Amber Boyle)表示,這次是第一次參與慈濟生命科學園的活動。現在無論去雜貨店或利用運送服務買東西都很不方便,小朋友能參加這場活動真的很棒,能自己栽種蔬菜並了解吃下去的食物是怎樣來的,更可以學習植物知識。上週安珀和女兒播下了種子,之後每週會進園澆水看著菜苗如何生長,發現有些青菜苗被兔子吃掉了,從中學習到種植過程中的挑戰。志工幫忙把菜苗移到高處,希望沒有兔子的干擾,這些菜苗能夠成長起來。

家長安珀親自栽種菜苗示範給女兒看。攝影/黃旭睦
家長帶著孩子一起學習如何栽培植物同時體驗自然。攝影/黃旭睦

謝謝慈濟給我們這麼好的生態教育,對我和女兒都是很好的體驗,在未來幾週我們會繼續來照顧菜園,看看菜苗如何成長。

非常肯定這項活動的家長蘇楓雅說:「我的小孩在都市長大,都沒有機會接觸自然環境,藉著活動可以像農夫一樣種菜,讓他們很高興。這是一個環保活動,讓孩子在活動中體驗農夫的辛苦,感受綠色環保,非常很有意義。我的小孩在老師問她喜歡做什麼時,她回答喜歡種菜,因為經過生態體驗,她可以就耕種侃侃而談,如何灑水、如何愛護菜苗讓它們長大……小孩從中獲得了成就感,更加了解慈悲護生的意義,也更喜歡吃蔬菜了,這項活動讓她們在日常生活中,對吃蔬食和環保有了更深的體悟。」

善用植物垃圾變廢為寶

美國慈濟教育志業基金會同仁和志工們也以身作則,為保護生態和環保教育身體力行,一起在生活中做環保。在廚房部門工作的大廚孫冀偉和馮力凡,每天收集廚餘瓜果做天然酵素肥料。孫冀偉說明:「剛好廚房會有切下來不要的果皮和蔬菜葉,我們就把它拿過來,加入水和糖與這些果皮蔬葉混合做成環保酵素。我們在生活中,隨時都可為地球環保盡一己之力,跟地球共生息。」

小朋友好奇觀察枯枝怎樣變成有機堆肥。攝影/黃旭睦

社區志工積極投入到生命科學園的維護和活動中,除定期入園整理修剪植物外, 修剪下來的枯枝、枯葉和雜草,會被志工們收集起來,利用天然的熱量和水混合發酵做成堆肥,用來培育園中的蔬果菜苗。善用植物垃圾,以實際行動變廢為寶來保護生態,也為小朋友們作出很好的榜樣。

志工錢皙示範如何剪下一些大的芭蕉葉,蓋在枯枝廢葉上面保護它們,同時也使裡面的溫度升高自然發酵成為堆肥的方法。他表示,自己在都市長大,過去從來沒有種過任何植物,二十多年前退休後來到美國,開始買些植物盆栽如花、番茄、小黃瓜,可是都養不活,後來有位同學介紹參加臉書上一個園藝群組,從中學到很多種花、種菜、種水果的知識,其中最喜歡及最重要的就是自然農法,因為那是最保護地球大地的耕作方法,非常符合慈濟推動的環保理念。

志工錢皙(中)和參與活動的學生合影。攝影/黃旭睦

錢皙很高興見到慈濟教育志業在去年於核桃園區,闢建了一個採用自然農法的科學生命園,並在今年開始讓學生家庭認養一塊田地,讓小朋友及家長們了解環保不僅是做回收瓶罐紙類,也可利用不吃的水果皮菜葉枯枝樹葉等,作成堆肥再滋養大地,生產出新的作物。

這樣生生不息維持生態平衡的環保觀念,是慈濟核桃科學生命園帶給小朋友的重要觀念。

回收品製成環保娃娃屋

生活中廢棄的物品也可成為生活教學的好教材。核桃大愛幼兒園兩歲半幼幼班的英文老師卡萊特·西奈·葛西亞(Calette Sinae Garcia),響應慈濟環保及愛護地球的精神,在備課時使用家中及學校不會用到的回收物,來組合拼裝成教學使用的娃娃屋,用立體素材讓學生可動手觸摸學得很快,也更快吸收教學的內容。

核桃大愛幼兒園老師卡萊特用心利用廢棄物自製環保娃娃屋作為立體教材。攝影/楊美雪

卡萊特表示,自己會了解再生資源,是因為小時侯阿姨曾帶她去回收資源站,把她們所蒐集的瓶瓶罐罐拿去換錢。然後阿姨會在帶她去商店時,一一解說哪些是可回收然後再生的東西。所以她小時候就會用再生資源做一些有趣的東西。

現在卡萊特用再生資源做娃娃屋的靈感,來自於慈濟一個教學主題「家」,這項課程的內容是介紹房子裡有哪些活動空間和認識傢俱。她發現用平面圖卡來教學效果並不好,學生吸收知識的能力有限,因此她產生透過立體的娃娃屋,讓孩子有實物可以觀察和觸摸,能玩一起快樂學習的想法,同時也可透過這個娃娃屋,讓學員看到如何運用再生資源。

在課堂時有孩子好奇的問卡萊特:「老師你怎麼做出這個娃娃屋呢?」卡萊特解釋什麼是再生資源,並說到如何利用家裡面沒有用到的東西與要被丟棄的材料,例如塑料,再做出有用和有意義的東西。當她展示娃娃屋是用廢棄品製作而成時,孩子們都覺得很新奇及訝異。

加入志工服務,一起創造更美好的世界!
卡萊特示範如何把廢棄物製作成娃娃屋的方式。攝影/楊美雪
小朋友的注意力馬上被娃娃屋吸引了。攝影/楊美雪

卡萊特依序介紹娃娃屋裡的每個傢俱,並說明是用什麼再生資源材料製作。此外,她在上課時間給孩子們複習每個環保娃娃屋的活動空間名稱及傢俱名稱,讓孩子知道不同的活動空間會有什麼樣的傢俱,孩子們都非常踴躍地回答。

落實慈濟環保理念與精神

卡萊特在上課時用環保娃娃屋教學,要求孩子從座位上站起來,然後走到娃娃屋前把桌上的迷你再生資源傢俱,放在對的娃娃屋空間裡,然後把傢俱及活動空間名稱講出來給大家聽。透過讓學生做中學、學中做,不但加深印象也對環保及「家」這個主題有更進一步的體驗。

幼幼班學生林仁傑(Logan Lin)高興地向人展示,自己玩的娃娃屋是卡萊特老師做的。他清楚地介紹,燈應該放在娃娃屋的客廳中,而且歡喜地介紹燈是由筷子製作的。另一名學生被詢問到桌子該放哪裡時?他很快地指著娃娃屋一個房間,並回答說:廚房。

加入志工服務,一起創造更美好的世界!
老師指引著學童說出娃娃屋每個房間名稱。攝影/楊美雪
學童非常好奇娃娃屋家具是如何用廢棄物再製。攝影/楊美雪

環保娃娃屋不但在教學上幫助孩子們記得傢俱和活動空間名稱,也讓孩子從小就學習利用再生資源,做出有用的東西。老師透過身體力行,為孩子上了一堂珍惜家中物命,讓每個資源都可以化身為有用的玩具和教具的人文體驗課。

卡萊特分享,這個娃娃屋是她在週末期間,一個人在家時開始做所有的傢俱和整個架構,並把所有的想法慢慢拼湊起來。她非常投入並花時間在教學行列中,孩子們也因為有這個娃娃屋,覺得學習是很有趣的事情,老師也很高興付出得到學生很好的回饋,在氣氛良好的教學互動中,無形間落實了慈濟的教學理念和精神。

卡萊特指出,未來她陸續也會用一些再生資源,教孩子做勞作。她打算在這次「家」的主題後,以「交通工具」為主題,並運用紙箱做出城市的建築物,讓孩子參與上色的步驟,完成後會放置於腳踏車區域,讓孩子穿梭其中,師生合作教材將可讓孩子們感到自豪,並學到把再生資源做成大家都想要的成品。

大愛幼兒園活潑生動的教學模式,無形間提升學童的學習效果。攝影/楊美雪

懷著感恩的心來疼惜大地萬物,愛山、愛海、愛惜自然界賦予我們的一切。美國慈濟教育志業基金會用實際的行動教育小朋友保護生態,愛護地球,將環保種子播種在小朋友的心中,如我們珍愛的自然生態一般,生生不息、循環不止。

慈濟美國「有愛無懼・慈悲相繫」災疫中長期紓困計畫,與您攜手幫助無數家庭度過這段艱困苦澀的黑暗時期。

加入志工服務,一起創造更美好的世界!

更多新聞故事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