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正向學習 為孩子基礎紮根

美國總會  |  2019年8月28日
TzuchiUSA_Monrovia Preschool_201908
Play Video

美國洛杉磯報導

蒙洛維亞慈濟小學歡慶中國年,維弗帶著裝滿零錢的竹筒,分享不落人後的愛心。圖片來源/慈濟美國教育志業基金會

這一天蒙洛維亞慈濟小學有一個特別儀式,老師宣布:「今天要頒發準時上學的感恩獎狀。恭喜你!我們的雙胞胎兄弟檔維弗、雅各比都很準時喔!」

每天準時到校,對兄弟倆來說,不只是上學,他們還有別的任務在身——「我的奶奶她聽不懂英文,所以我是她的翻譯。當我媽媽說英文的時候,我會翻譯成中文給她聽。」喜歡中文的維弗,透過慈濟蒙洛維亞小學的雙語教學,來熟悉第二語言。

「這樣當我去不同國家的時候,也可以跟當地人交流。」維弗露出靦腆的笑容說著。

華人的父親、美國人的母親,慈濟的雙語小學,為家庭成員的良好溝通,架起一個橋樑。

我想讓我的孩子們去學習他們的母語,以及文化傳承。很慶幸我們在「過去」和「未來」之間有了很好的連接。我認為這是很棒的!

家中兩個好動的男孩,在媽媽夏倫眼裡各有特色,雅各比活潑外向,走諧星路線,維弗則是感性、喜歡探索、充滿創造力。

夏倫提到:「但他們倆都絕對富有同情心。有一次我和維弗讀一本書,當我讀到有個動物被殺死的時候,他就開始哭泣。他邊哭邊對我說:『哦媽媽,當我長大以後一定會去照顧這些動物。』」

雅各比(圖中男孩)和維弗(右邊男孩),在快樂的環境中感受中華文化、也塑造品格。圖片來源/慈濟美國教育志業基金會

在慈濟的教育體系中,老師設計互動課程,鼓勵學生觀察生物是如何改變環境,透過引導,進而讓孩子了解如何用正確的態度,接觸身邊的人、事、物。

蒙洛維亞慈濟小學老師梁詩琪指出,該校教育最終希望學生認知「尊重」其他人、事、物的重要性,以及學會如何去「尊重」。

在美國現有教育體制下,強調個人與自我發展,這樣的文化氛圍,造成個體失去與家人、社會、甚至和整體環境的緊密連結,嚴重的疏離感,釀成許多問題。慈濟小學的教育,很重視養成孩子從小和周遭人事物建立起正向關係的習慣,藉此彌補美國教育不足的那一塊。

結業典禮上,維弗從老師梁詩琪手中接下優異表現獎狀。圖片來源/慈濟美國教育基金會
家長夏倫(右)感謝慈濟給下一代的「完人教育」。圖片來源/慈濟美國教育基金會

夏倫對慈濟的品格教育有著深刻認知:「它教會了孩子去了解他人,而不是眼中只有自己。他們對自己的社區有了責任感,他們就是一家人。」她又說,她不會為孩子畫好人生藍圖,或對孩子有任何要求或先入為主的想法,只期待看著他們長大,看他們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因為她知道孩子們會做出很好的選擇。

對孩子這樣放心,夏倫歸功於慈濟的教育。

我們正在給他們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現在教給他們的,他們將會帶著過一輩子,這正是小學如此重要的原因,也正是我們選擇慈濟這所學校的原因,它擁有我們想要一座學校所擁有的一切。

更多新聞故事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