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加州發放腳步不停歇 低收家庭好過冬

北加州分會  |  2022年12月30日
Play Video

作者 /林萍堬

個案家庭歡喜領到全家的耶誕禮物,慈濟志工協助孩子把禮物在提袋中放置好。攝影/邱益聞

久違的大雨在灣區降落,氣溫也大幅度下降,這樣不太友好的天氣並不阻礙矽谷慈濟志工的腳步。2021年12月11日,美國北加州矽谷30位慈濟志工,來到了食物銀行的發放地點東巴洛阿圖市 (East Palo Alto) 的科斯塔諾小學(Costano Elementary School),為50戶家庭發放了耶誕節禮物,並祝福他們歡樂過佳節。

志工親切問候前來領取禮物的個案家庭。攝影/邱益聞

發放對象是近兩年半以來慈濟一直陪伴的個案家庭和當地學校提報需要協助與關懷的特困個案。他們當中大部分因疫情影響,加上通貨膨脹引起的物價上漲,生活困難。

耶誕佳節 傳達愛與善念

早上8點不到,志工們便開始忙碌著打包禮物與食物,佈置發放現場。為了這場冬令發放,早在一個半月前,17位慈濟志工便開始分頭採購物資。他們悉心的根據每個孩子的尺寸準備了冬衣,並在禮物袋裡裝上了巧克力和禦寒毛毯。希望能在這個寒冷潮濕的冬季,為這些家庭增添一份溫暖、歡度佳節。

加入志工服務,一起創造更美好的世界!​
TzuchiUSA_East Palo Alto Christmas Distribution_52560814058_8a42aff094_o
慈濟志工將即時列印完成的照片裝入相框。攝影/邱益聞
TzuchiUSA_East Palo Alto Christmas Distribution_52559816647_7209175ac2_o
志工方寶珠花了近一個月時間親手繪製的耶誕裝飾相框,受到個案家庭的喜愛。攝影/ 邱益聞

發放會場中,有一個特別溫馨的角落,那是慈濟為個案家庭特別設置的全家福留影地。慈濟志工方寶珠花了近一個月的時間,親手製作了聖誕裝飾拍照背景和精緻相框,相片即時現場列印裝框,為家庭們留下了當下幸福瞬間。會場裡充滿了耶誕節的氛圍以及滿滿的愛意。

祖父法蘭西斯 (Francis) 陪同三位小孫女前來領取冬衣和毛毯,非常高興和志工們合照。攝影/邱益聞

達雅 (Daya),凱薩琳 (Catherine)和莫妮卡 (Monica)由年邁的祖父母扶養,2020年,由學校提報後成為慈濟幸福校園關懷的學生。他們在之前的發放活動中了解到竹筒歲月的故事後開始身體力行,這次送來了第二個滿滿的竹筒捐給慈濟,令在場志工十分感動。

烏克蘭難民扮耶老 與慈濟攜手發放

斯拉法扮成耶誕老公公,與許多個案家庭拍全家福照片。攝影/邱益聞

在現場,有一位聖誕老人忙碌地與家庭們合影留念,他是烏克蘭難民斯拉法(Slava)。他與慈濟結緣在不久前,他們一家因牙疼向慈濟求助,慈濟立刻提供免費醫療協助,並一直關懷與陪伴,盡全力向他們提供救助金和家庭所需物資,幫助他們在異鄉安身安心。當志工邀請他參加發放活動時,斯拉法立即答應加入善的行列,搖身一變成為聖誕老公公。

斯拉法接受訪問時表示想要將慈濟帶給他的大愛回饋到社會去,將這種大愛精神給予需要的人。攝影/ 邱益聞

我們身在異鄉,居然奇蹟般地遇到了慈濟!由衷感激慈濟在我們最困難的時候幫助了我和我的家庭!我想要將這份大愛回饋到社會裡去,將這種大愛精神給予需要的人。今天很高興我能在這裡幫忙,尤其是對孩子們。 這是我想要做的,我十分開心。

推廣竹筒歲月 感恩戶主動捐贈善款

志工們積極向個案家庭推動竹筒歲月,為每個人心靈種下善的種子。攝影/邱益聞

除了發放以外,矽谷志工更積極在幸福校園推動竹筒歲月,特意準備了擺滿竹筒的攤位,現場共有23個家庭帶了新的竹筒回家。

加入志工服務,一起創造更美好的世界!​
長期個案關懷家庭格洛麗亞主動表示願意回饋社區,帶來每天存下的愛心善款。攝影/邱益聞
格洛麗亞女士帶著目前就讀幸福校園貝拉海文小學的八歲女兒,感謝慈濟協助食物銀行發放,在困難之際伸出援手。攝影/ 邱益聞

當志工們正和法親彼此寒暄問候時,一位媽媽走向了攤位。她是幸福校園貝拉海文小學 (Belle Haven School) 學生關懷個案家庭的格洛麗亞(Gloria),在慈濟志工長達七年的關懷和幫助下,格洛麗亞早已了解慈濟,啟發了慈悲心。她帶來了每天存下的愛心善款:「我 8 歲的女兒就讀於東帕洛阿圖市貝拉海文小學,2015年,我們認識了慈濟。它總是每週或每兩週協助提供我們食物,讓我們在困難之際得到了援手,為此我非常感謝慈濟及時幫助,它使社區變得更美好。同時我想說,只要我們一點一滴的付出,無論多少,持續的做,就可以幫助到很多的人。」

後續不斷地關懷 廣結善緣利益有情

自冠狀病毒疫情開始以來,獨自撫養五個孩子的單親媽媽布蘭卡接受到慈濟援助,當天帶著兩位孩子,在充滿濃郁聖誕節氣氛下和志工們一起合影。攝影/ 邱益聞

布蘭卡(Blanca)是有著五個小孩的單親媽媽,其中三位有特殊需求——5歲的兒子患有自閉症,14歲的兒子有多動症(ADHD),20歲的兒子其中一眼只有20%的視力,除了最小的兒子外,其他家庭成員都是非法居民。她靠著做清潔工微薄的收入異常艱難地維持一家人的生活。2021年1月,布蘭卡和最大的孩子染疫,於是學區代為向慈濟求助。慈濟志工們即刻向他們伸出援助之手,提供救助金以及防疫物資。

非常感恩慈濟在我們很困難的時候,及時提供了財務補助及食物,以及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為我們發放禮物,送給我們保暖外衣,感謝慈濟提供的所有幫助以及無私的付出。

有為青年投身公益 為弱勢族群帶來曙光

青年志工尼古拉、凱、普拉夫、諾亞(照片中從左到右順序)性格都十分謙虛,當志工與他們攀談時,有些內斂不願意接受採訪,當談起公益服務,他們眼神都帶著熱情。攝影/ 邱益聞

同一時間,在一個月二次固定食物發放的地點,幾位神情專注的年輕人正在卡車與教室迴廊之間穿梭著。他們捲起袖口協助搬運抵達食物銀行的物資,為前來領取食物的民眾做發放。

加入志工服務,一起創造更美好的世界!​
青年志工凱為前來領取食物的民眾做搬運及發放。攝影 / 邱益聞
青年志工普拉夫和尼古拉斯忙著打包與發放今天食物銀行送來的食物。攝影 / 邱益聞
青年志工諾亞發放食物給社區民眾。攝影 / 邱益聞

自今年八月底開始,矽谷慈濟便迎來了幾位固定投入食物銀行的年輕志願者。來自費城(Philadelphia)的凱(Kai)是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電機工程的博士生,受家人影響一直在投入慈濟志業。來到加州念書後不僅繼續參與慈濟活動,還邀約了他的同學普拉夫(Praful)一起加入。 普拉夫說:「成為食物銀行的志工後,很自然地想要融入社區公益,並希望能夠有更多人一起來行善。」

普拉夫也邀請來了他在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大學同學,現為硬體工程師的尼古拉斯( Nicolas)。通過來食物銀行做志工,尼古拉斯表示他獲得了一種接觸社區的方法,即使是間接的,也是非常有價值的。

史丹佛大學物理系四年級博士學生諾亞(Noah)表示:「我非常喜歡義工服務,我覺得幫助別人很有趣。每週或每兩週做一些讓我感覺有價值且有效率的事,給予了我一種使命感,這也是開始週末的好方法。」

其實不管是年輕世代還是老中一代,也不論力量大小。只要每個人帶著造福人群的心,每人付出一點點,那些暫時遇到困境的家庭就能得到更多的關懷與溫暖。

加入我們,一起創造更美好的世界!

加入志工服務,一起創造更美好的世界!​

更多新聞故事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