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范聖宗
學員互動討論課程。 攝影/王際舜
平時安靜的美國慈濟德州分會奧斯汀聯絡處,在4月20日突然熱鬧了起來。來自德州農工大學約40位慈濟青年志工(慈青)一早就到了,來參加今年的慈青幹部一日的培訓活動(精進一日)。
身為東道主的奧斯汀慈青社幹部們一早便到場,準備本次的活動。參與「精進一日」是成為慈青幹部必經之路,讓夥伴們能夠因為更了解慈濟,而更有承擔的默契。
佛法人間化理念
有別於以往培訓認識慈濟的內容,今年的慈青社長肖濤和副社長王楷棻別出心裁,由佛法人間化的角度,讓慈青深入的了解慈濟成立的磐石。
從印順法師佛法人間化的理念開始,講述證嚴法師創立慈濟功德會的起因。而慈濟志工用無私大愛行「人間菩薩道」,所克服的種種挑戰,則是印證了經典裡以慈悲心救度眾生的「菩薩道」理念,也是藉事練心長養每個人的智慧福德。
慈濟四大志業、八大推動項目的介紹,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除了刻板介紹慈濟歷史,活動幹事簡至廷特別規劃了一個小遊戲,讓大家將慈濟的大事件依時間順序排列。透過彼此的互動,更能加深對慈濟歷史腳步的印象。
學長傳承經驗談
蘇照翔、劉衍平是奧斯汀的資深慈濟志工,也是慈青四個輔導家庭的成員之一。這次他們代表上台分享,說自己從加入慈濟之後,所發現的改變以及給年輕學子的建議。
劉衍平建議學生們趁著還沒有事業及家業負擔之前,應該把握當下多努力升學。他說,有了家庭之後,上課變成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下班後再去上課,等到他回到家,常常小孩子都準備要睡覺了,因此錯失了很多與孩子共同成長的機會。
善行共振讓愛「非」揚
「3月14日除了是圓周日(Pi Day)之外,還發生了什麼事?」慈青范聖宗這樣一問,打破了午後昏昏欲睡的氣氛。原來在千里之外的東非,就在那天遭逢風災,造成了嚴重的水患。透過畫面,大家跨越了空間的距離,親眼感受到災民的苦境。
視頻中,慈濟志工們在現場協助的身影,大家看到了熟悉的環保毛毯和雙手恭敬地奉上物資,體會到慈濟的賑災原則與尊重,在世界各地都是標準的流程。
大愛的啟發不只侷限於生活安逸的人,即便是暫居土耳其的敘利亞難民,在看到東非的災情後,也自動自發地捐出他們僅有的一點錢。或許也是因為親身經歷過那份苦,才更能貼近到災民的心。
「精進一日」也藉此呼籲慈青們,不因善小而不為,點滴匯聚起來,也可以成為改變世界的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