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在地化 慈濟三十再出發

美國總會  |  2019年12月13日
TzuchiUSA_hq-spiritual-retreat-20191207-1
Play Video

真善美志工/許維真、張願鈴、黃婉玲、葉宗貞、王慮怡、蘇慧情、陳蕙瑜、馬樂、邱品豪/洛杉磯報導

營隊中以「慈濟美國2.0幹部設計思考研討會」,讓年輕志工和執行長混合編組討論。攝影/羅維特(Victor Rocha)

來自台灣花蓮靜思精舍的四位常住師父,帶領著關懷團特地來到美國,在2019年12月7日和來自全美近四百位慈濟志工,齊聚在美國總會聖諦瑪斯(San Dimas)園區,參與為期兩日的「慈濟美國三十週年慶·全美精進研習營」。此次營隊重心在深植法脈,承先啟後培育「慈濟美國2.0」(Tzu Chi USA 2.0)新世代傳承。

慈濟在美國紮根茁壯三十年, 在證嚴法師的祝福中,第一代靜思弟子篳路藍縷、兢兢業業,讓慈濟在美九大區域各分會都有自己的家,在慈善、醫療、醫療、教育、人文四大志業、八大服務項目,都已打下穩固的基石。「三十而立」的里程碑,勉勵美國慈濟人在開拓守成的同時,更需啟動「慈濟美國2.0」計畫,帶動和陪伴年輕人參與和加入慈濟,成為未來守護慈濟美國志業永續的園丁。

來自台灣花蓮靜思精舍的四位常住師父帶領關懷團,參與「慈濟美國三十週年慶·全美精進研習營」。圖為開營典禮。攝影/駱淑麗

承擔慈濟家業

為了讓以說英語為主的美國新生代志工,更瞭解如何將慈濟理念帶入社區,且延續慈濟精神為未來接棒做準備,此次營隊特別排定,由第一代清修士黃思浩以英語主講的「英語課程」,並在開營前最後的籌備會議中,經慈濟全球志工總督導黃思賢指導,為英語志工再增添了「慈濟美國2.0幹部設計思考研討會」。

無論是課程或研討會,都是期許英語志工無語言隔閡吸收慈濟理念與瞭解慈濟精神,進而透過本土志工用英語傳遞宣揚慈濟,吸引更多民眾參與慈濟,讓更多人加入志工行列,深耕延續美國的慈濟志業。

慈濟全球志工總督導黃思賢(立者左)在英語學員研討會中致詞。攝影/羅維特(Victor Rocha)

黃思賢指出,斷層的現象非常嚴重,很多人是可以加入慈濟,但卻還沒有參與慈濟。在台灣800人參與營隊,其中只有1%是45歲以下,其中只有4%學員的孩子也參與慈濟。老化現象和斷層問題非常嚴肅,如何團結下去,新生代必須要能擔起家業,把證嚴法師交給我們的志業、法脈傳承下去。

一棒接一棒

在此營隊中,全美慈濟各分會執行長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慈濟三十的未來願景,對於如何傳承法脈,栽培新世代接棒也各有規劃。

美國總會執行長黃濟穆指出,慈濟精神是一棒接一棒,每一棒都還在,這很重要;美國總會副執行長陳濟弘提到傳承的規劃說,全美執行長平均年齡超過65歲,讓第二代能接上來,是美國慈濟未來第一且重要的計畫。

慈濟美國傳承要做的方向,受先要讓年輕人參與,其次要解決年輕人參與的困難,第三要讓慈濟理念與法脈精神紮根落實。

全美慈濟執行長齊聚一堂參與此次營隊。攝影/駱淑麗

北加分會執行長謝濟晉認為,要找到更全面性的作法很重要。 若有具體的志業體來推動,可便於接引有心於慈善或專業人士,專心投入。紐約分會執行長蘇濟義構思,讓慈濟成為亞裔社區的最大,就能成為主流不得不重視的一份力量,也有利第二代亞裔的認同。華府分會執行長陳濟禹指出,該會已透過馬里蘭大學慈青社團,每週六日的社區活動,將菩提種子種入青年心中,等候茁壯接棒。

新澤西分會執行長李慈展認同,培育慈青是重點,且該會教育與慈善,並積極進入中國移民社群。達拉斯分會執行長凌濟成說,該會與主流學校推廣品格教育,更著重慈少栽培,期許菩提種子未來茁壯。夏威夷分會執行長范濟榮指出,該區開創的一代都老化,中生代也很少。但會透過人脈關係去接引志工的下一代投入。

芝加哥分會執行長謝濟介指出,該會副執行長只有32歲,慈濟美國2.0該會已經遵守證嚴法師指示,給年輕人抬頭職位讓他們承擔,也會一直這樣做。德州分會執行長黃濟恩指出,佛教團體,在美的瓶頸都一樣,該會與紅十字會合作中長期關懷,以中生代志工為主體,成效很好也會繼續推動。

英語傳法入社區

黃思浩在「英語課程」中,特別提到營隊的翻譯組指出,英語是我們共同的語言。幾年前他也有即時翻譯的經驗,有一次覺得翻譯的不好,其他志工便鼓勵他說,經由翻譯,或許讓聽英語的學員聽懂15%或20%的內容,但如果沒有他的翻譯,他們甚麼什麼都聽不懂。所以重要的是,讓對方了解到慈濟精神理念,並與對方分享自己的慈濟經驗。

黃思浩在總會佛堂主講英語課程。攝影/蔡松谷
英語志工踴躍提問。攝影/蔡松谷

黃思浩詢問學員是否瞭解聚在這裡的共同原因,有學員回答是為了讓事情變好,有人說是有愛心、有慈悲心等等。他指出,其實我們都是受惠者,給予我們這份禮物的是慈濟,我們可以把在慈濟收到的這份禮物,再傳送給其他人,將慈濟帶入每個人的生活。

黃思浩勉勵學員,我們的責任不是只是聽法,還要有使命,就是要說法、傳法。

慈濟美國2.0

「慈濟美國2.0幹部設計思考研討會」由早期的慈濟青年(慈青)志工段岱佳主導,她近年專注於推展設計思考培訓項目,受到黃思賢的邀請特地從北加州南下,在兩日的營隊期間,用活潑互動的模式,引導英語學員以設計思考型態,以探索人的需求為基礎,重新審思對問題的定義和解決方案。

段岱佳主導「慈濟美國2.0幹部設計思考研討會」。攝影/羅維特(Victor Rocha)
紐約執行長蘇濟義(右)在年輕學員報告時承擔協助角色。攝影/邱益聞

研討會是此次營隊重點課程,除了英語學員,全美執行長、慈青學長、輔導志工與慈濟年輕幹部等,都參與此課程。課程一開始,首先把上課人員隨機編為七組,讓年輕學員與各執行長同桌學習與互動溝通,藉由幹部設計思考的專業邏輯方式,讓新生代有機會參與討論,一起構思如何解決慈濟美國志工斷層和未來傳承的重大問題。

其目標以主動體驗、做就對了的原則,來尋求解決方案。理念在於寧可早期犯錯,從中學習經驗,以期快速成功;一反傳統避免錯誤、被動的解決規則。學員討論列舉證嚴法師心中「美國慈濟最重要的三個目標」與「做慈濟的痛點」,答案歸納後並進行分享。

給年輕人歸屬感

前輩們的關懷和精心設計的課程,新生代志工接收到了也受益良多,許多人都有滿滿的感想,也表達出勇於承擔的志向。

(左起)黃思浩、王瑞根、繆佩鳳、葉盛虹。攝影/蔡松谷

北加州聖荷西慈青學長王瑞根(Regan)說,慈濟在四大志業方面做了許多,志工宣揚慈濟光是讓人知道慈濟做了那些服務,讓人只知道慈濟這個名字是沒有用的,重要是要讓人們要感受到慈濟人那份真誠,還有慈濟堅持的精神,才會令人想要參與認識。

總會慈青學長葉盛虹表示,說英語的慈青要做到傳承和走入人群,可以當老志工和美國人的橋樑。慈濟在美國30年,如何吸引年輕人,首先要用年輕人可接受的方式,可用較活潑的方式讓年輕一代產生認同,如用插畫傳法,要給年輕人有歸屬感。

要讓年輕人留在慈濟,是我們這個世代要做的工作。

芝加哥李侑達認為,慈青一代要把證嚴法師的法,用英文分享美國人分享。因為慈濟做的事,都有證嚴法師的法在裡面,所以不光是談慈濟做了什麼,而是要多分享自己的感受,用自己的實例和經驗去見證,才能感動人。

在慈濟美國醫療基金會服務的高岩認為,慈濟雖是一個名字,但這是由一個一個具體的慈濟人所組成,我們或許很難改變他人,那就要先從自己先做到。要確實做到慈濟人的行為儀規,要清楚慈濟所有的理念,再用我們自己的經驗和行為,去感染其他人。

透過營隊的充電激勵,鼓舞著慈濟人突破困境,以駱駝的耐力堅持走過三十年,並在未來秉持更堅定信念承先啟後,讓慈濟在美國永續發展。

全體學員志工合照。攝影/黃友彬

更多新聞故事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