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山景城拖車屋 感恩節前的問候

北加州分會  |  2020年11月25日
TzuchiUSA-Trailer-Thanksgiving Greetings_0000_50634248813_9e623485d2_k

作者 /張今寶

矽谷慈濟志工拜訪山景城拖車屋社區,探訪居民的需求,送上感恩節前的祝福。攝影/廖瓊玉

秋日的週六午後,矽谷山景城(Mountain View)的街道,在秋風中顯得有些蕭瑟,所幸北加州的陽光在感恩節前夕,依然停留在路旁的樹梢上,令人感到些許深秋中的溫暖。

五位慈濟志工各自將車子停妥在山景城日工中心(Day Workers Center of Mountain View)的停車場,從後車廂取出布口罩、慈濟香積飯、香積麵和平安吊飾,滿滿的裝在袋中,往緊鄰加州火車鐵道的街道走去,街道兩側停靠了許多拖車屋(Trailers ),志工們準備拜訪此處拖車屋社區,探訪居民的需求。

慈濟志工帶來方便沖泡的慈濟香積飯、香積麵,贈送給居住在拖車屋的居民。攝影/廖瓊玉

牙科義診因緣走入社區

擔任慈濟北加州醫療組統籌工作的志工黃啟貞表示,慈濟在過去十多年來,每年都商借山景城日工中心停車場場地,為當地社區低收或無證居民舉辦牙科義診,2020年因新冠狀病毒疫情影響,義診活動被迫暫緩。

不過在疫情擴散初期,協助夥伴日工中心為居民搬運發放食物的工作中,黃啟貞發現鐵道旁的路邊兩側停了許多拖車屋,經過了解,拖車屋原來散落在山景城不同的角落,山景城市政府在疫情擴散後,為其規劃安全的停車場或街道聚落,來協助這些居民,在昂貴的高科技矽谷,有落腳之處。

山景城市政府在疫情期間,將鐵道旁一條街規劃為安全的拖車屋停放區,方便居民有落腳之處。攝影/廖瓊玉

疫情陰影持續籠罩全美,年底的假期季節即將來臨,2020年11月21日這一天,山景城社區的慈濟志工ㄧ同前來關懷此處拖車社區的現況,送上感恩節前的祝福,也探詢居民是否有更多的生活需求。

低收移民的生活壓力

伊妲(Ida)是位獨居在拖車屋的中年婦人,從秘魯(Peru)移居美國才幾年的時間,收到慈濟志工的物資慰問,她很感謝這份在感恩節前的問候。英語不是十分流利的她表示,她雖然有份工作,但要在物價高昂的山景城過日子,還是十分辛苦。伊妲表示,附近拖車屋的居民,多數是西班牙語系的新移民,語言和身分的限制,就算能找到工作,大多也是清潔、褓母、和需要大量勞力的零工,所得很難維生,特別是2020深受疫情影響的這一年。伊妲提到夜晚時分車上寒意深重,當她聽到志工承諾下回將帶來慈濟毛毯時,口罩上方的雙眼露出了光彩,期盼著志工的再次來訪。

伊妲是位獨居在拖車屋的中年婦人,熱心地為志工解說拖車屋居民的大致情況。攝影/廖瓊玉

艾瑞克(Erick)有一張娃娃臉,看起來像個高中生,但他已經十八歲了,從瓜地馬拉(Guatemala )來到美國才六個月,靠在建築工地裏打工維生,一個人住在小拖車裏。慈濟志工來訪的這一天,他剛好休假,與來訪的兩位朋友在小拖車前聊天,靠著朋友的翻譯,了解慈濟志工的來意,收下了關懷物資,也期盼下次可以收到慈濟毛毯和外套。畢竟還是一個離鄉千里的年輕孩子,在矽谷秋天深夜的小車內,真的特別容易感到那種沁骨的寒意。

年輕的艾瑞克(左四)剛到美國不久,在建築工地打工維生。攝影/廖瓊玉

維多(Victor)也是獨居在小拖車內,滿頭白髮的他已經八十八歲了,不過倒是精神奕奕,帶著一臉的笑容,和住在附近的鄰居們聚在小拖車前閒聊;維多是來自中南美洲國家的西語裔新移民,不諳英語的他,透過鄰居的翻譯,告訴志工平日以幫人按摩維生,日子勉強過得去,他笑咪咪地接過志工致贈的口罩和香積飯麵,開朗的笑容一直掛在臉上,對自己的生活似乎總是以一種樂觀豁達的態度去面對。

八十八歲的維多不諳英語,透過鄰居的翻譯和志工溝通。攝影/廖瓊玉

維多身邊幾個中年男子鄰居,看到穿著藍天白雲制服的慈濟志工時,馬上認出來這是每年都到社區為低收居民做牙齒義診服務的團體,熱情地和志工閒聊了起來。他們表示疫情來襲,對於打零工的他們,生活當然受到影響,社區教堂和慈善機構會提供食物和諸如舉辦感恩節公園晚餐的活動,不過他們隨時可能因為臨時接到工作機會,就必須錯過領取發放的機會,生活的挑戰其實常常考驗著這些低收居民的韌性。

布蘭卡(Blanca)來自薩爾瓦多(Salvador ),完全不會說英文,一個人住在拖車上,中年的她一個禮拜只有四個小時的打工機會,她眉頭深鎖說出生活的艱難,告訴志工如果可以得到協助的話,她希望可以獲得一些衛生紙。嚴重疫情造成市面上衛生物資短缺,對低收民眾造成了生活上更多的壓力,由此可見。

布蘭卡不會說英文,一個人獨居在拖車上,所得不多,總是為生活煩惱。攝影/廖瓊玉

文森(Vincent)和妻子帶著六歲的女兒住在拖車上,英文不怎麼流利的他,雖然可以靠幫人維修過活,但在物價高昻的山景城,日子還是過得捉襟見肘,不過女兒應該是他最大的動力來源,因為當志工問到是否需要禦寒衣物時,他馬上表示夫妻倆人所需已經足夠,但希望可為他的女兒帶來一件保暖外套。拖車雖小,家庭的愛一樣滿滿充盈。

文森一家人的日子總是過得捉襟見肘,但他凡事總是以六歲的女兒考量為優先。攝影/廖瓊玉

歲末佳節的溫暖陽光

五位慈濟志工在整條拖車屋街快走完一圈時,又碰上先前遇見第一位拜訪的居民伊妲,她拿著一個垃圾袋,沿著街道一路看到垃圾就揀起來,她向志工表示,只要有空就會協助社區街道整潔環境。

伊妲有空就在社區街道上撿垃圾,協助社區整潔環境。攝影/廖瓊玉

李卡多(Ricardo)是位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從中南美洲到美國來好幾年了,英文十分流利。這一天來此社區拜訪朋友艾瑞克,熱心的李卡多帶著志工沿路拜訪拖車居民,幫忙西語翻譯。李卡多告訴慈濟志工,山景城市政府要求拖車居民每兩個星期得將車子開走,讓市政府清潔街道以維護社區健康安全,所以這些拖車居民每兩個星期就得搬遷一次,街頭小拖車棲身的生活,有著許多不穩定的挑戰。

熱心的李卡多帶著志工沿路拜訪拖車居民,幫忙西語翻譯。攝影/廖瓊玉

但是鐵道旁街頭拖車的居民,在這樣的環境中,還是努力過著異鄉打拼的生活,鄰居間也處處可見彼此的互助支援,大家盡力維護這得來不易、小小地拖車社區的環境與生活。只是所得真的非常有限,語言又限制了往外謀生的諸多可能性,山景城拖車上的生活,總還是有著許多外人無法體會的苦楚。

歲末假期的腳步近了,當秋風捲起地上的層層落葉時,五位慈濟志工走在拖車屋街道上,望著樹梢間的陽光,在感恩節的前夕,一起討論下次的計劃,聖誕節前冬天來臨時,將帶來更多的物資關懷,為拖車屋居民們留住冬日的陽光,讓居民們享有歲末假期的生活溫暖。

慈濟志工計畫為鐵道旁拖車屋居民再次帶來毛毯關懷,留住陽光的溫暖。攝影/廖瓊玉

慈濟美國「有愛無懼・慈悲相繫」災疫中長期紓困計畫,與您攜手幫助無數家庭度過這段艱困苦澀的黑暗時期。

支持慈濟災疫中長期援助計劃,陪伴疫情中受重創的弱勢族群。

更多新聞故事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