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張慧玲
和華府慈濟牽起緣分的七角區阮醫師(中),促成低收社區感恩節前一週的發放。攝影/鍾東錦
當入秋的涼意漸起,無情的疫情更加深了少數族裔低收入戶的寒顫,2020年感恩節前的週末,慈濟基金會的暖意在維州七角區(Severn Corners)的越裔、拉丁裔社區,注入了一股關懷的暖流。
越南裔的小兒科阮醫生(Dr. LamSon D. Nguyen)和父親在七角區行醫多年,他們平日就特別關懷有困難的家庭,服務的觸角,遍佈大華府地區。慈濟於七月份時曾在此地做過發放,因此他與慈濟的志工團隊結了善緣,再促成了此次的感恩節食物發放活動。

此次在感恩節關懷低收入戶家庭的物資及現值卡發放活動,是經由阮醫生安排,其中,透過三個醫生家庭,共八位醫生的參與,包括阮醫生從醫的父母親。醫生們不只發放訊息、尋求需要協助的家庭,特別邀約義工到發放現場,擔任翻譯及發放工作,配合慈濟志工們做翻譯,向來訪的家庭表達慈濟的關心,鼓勵素食,同時介紹聚沙成塔的慈濟竹筒歲月精神。


年輕的阮醫在美國出生,他用平常和孩子們溫柔對話的語氣說:「疫情開始之初,我們診所急缺PPE防護設備,慈濟即時提供物資,幫助診所解決問題,我也因此認識了慈濟組織;這次是我第二次參與慈濟的愛心發放,希望這項有意義的活動,尤其在疫情期間,能夠再持續。」

也是小兒科的韓裔美籍徐醫生(Dr. Patty Seo-Mayer (Pediatric Nephrologist),邀請她的眼科醫生丈夫梅爾·希爾頓(Dr. Hylton Mayer)及女兒米亞(Mia Mayer)加入義工行列,一家三口都熱心助人。
特別高興能參與協助,把我們社區裡有需要幫助的低收入戶,和慈濟連結在一起。
韓裔美籍 徐醫師
今年15歲就讀喬治梅森高中(George Mason High School)的米亞,談話中,興奮地提到這是特別的一次服務經驗。另外,在現場來回穿梭,協助每個領取戶搬運37磅食物的兄弟盧卡斯(Lucas Nguyen)及諾倫(Nolan Nguyen),分別就讀傑姆斯麥迪遜高中(James Madison High School)11年級及9年級,他們與媽媽一起來擔任義工,感受了社區服務的意義。


阮醫生號召的社區醫生群,包括了第二次來參加發放的馬里蘭州小兒科醫生卡洛琳·普瑞茲(Carolia Saldarriaga Perez,Pediatrician at Neighbourhood Health),以及她的配偶塞伯斯·岡薩雷斯(Sebastian Ochoa Gonzalez, Allergy and Immunology at Clinical Fellow)。他們的加入,為拉丁裔社區居民的報到、翻譯及解說,分擔了許多工作。


不難想像,為了75個家庭的物資籌備、採買、搬運,慈濟志工群策群力,並錙銖必較地四處比價,何種麵粉、那一罐頭,在那個超市便宜幾塊幾毛錢?離誰家近? 誰有車? 誰可以搬? 一個複雜的後勤支援計劃就在志工們的默契中完美達成。
每次的發放活動, 都是許多志工們幕後勞心勞力、充滿感恩的付出——感恩疫情中還有能力,為需要的人和社會的安定,付出一己心力。


慈濟美國「有愛無懼・慈悲相繫」災疫中長期紓困計畫,與您攜手幫助無數家庭度過這段艱困苦澀的黑暗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