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善美志工/高銘哲、駱淑麗、蔡松谷
作者/錢美臻
慈濟醫療志工協助民眾接種新冠疫苗。攝影/蔡松谷
為幫助社區做好防疫工作,美國慈濟醫療基金會於2021年2月接獲政府配發的新冠疫苗,便開始通知轄屬醫療中心已登記且符合疫苗注射的病患,排定在2月9日至2月11日連續三天,於阿罕布拉市(Alhambra)的慈濟醫療中心施打疫苗。
依照開放梯次接種
美國慈濟醫療基金會執行長鄧博仁醫師表示,美國的疫情依舊十分嚴峻,要遏止疫情擴散只能倚靠接種疫苗。慈濟醫療基金會因已通過聯邦認證為「聯邦標準的醫療中心」(Federally Qualified Health Centers Look-Alike,簡稱FQHC Look-Alike),因此得以申請疫苗進行注射。
鄧博仁解說,慈濟遵照政府疫苗施打梯次,首先為醫療基金會轄屬診所的全體醫護與工作人員,施打完兩劑的疫苗,即開始為65歲以上居民,主要是診所的病患、慈濟志工與會眾展開疫苗施打;預計二月底前應可完成65歲以上病患的疫苗施打,三月開始將可開放下一梯次,如教師、急難救助等職業別的民眾接種疫苗。
慈濟醫療基金會在一月底時,已先開放疫苗注射預約熱線,供病患和慈濟人登記,一旦取得疫苗,志工便按照登記順序,依序通知符合資格的民眾至診所接種疫苗。由於每個醫療單位獲准的疫苗數量有限,志工在為民眾登記時,也不忘提醒符合資格的民眾,可同時至縣政府衛生局進行登記,確保自己能一定能獲得疫苗施打。
負責疫苗施打排程工作的護士艾瑪·阿奎爾(Emma Aguirre)解說,這是個頗有壓力的任務:「因為我們必須遵守政府的相關規章,也必須讓病患了解到,我們須依照當局法規,要求病患先登記排隊,再依照排隊順序,安排符合資格的人來接種疫苗。」
點滴用心服務居民
不過儘管政府開放了許多大型疫苗施打站,可是許多華人民眾仍非常倚賴慈濟醫療的服務。美國慈濟醫療基金會首席醫療長(CMO)林佳佳以一個病例來說明,一位視障病患完全不懂英語,他們夫妻倆沒有孩子與親友可以幫忙至政府網站登記,他們甚至不知道如何去道奇球場等疫苗施打站,能說中文又有志工幫忙填寫表格的慈濟,是他們唯一能方便獲得醫療服務的地方。
慈濟能夠拿到疫苗,就能夠幫助這些病患,這是對社區居民最好的服務。
美國「慈濟醫療基金會」首席醫療長 林佳佳
施打疫苗也要做好防疫工作,慈濟的醫療團隊持續在改進疫苗注射的動線。從第一天規劃在診所內的診間施打,到第二天改在辦公室後方空地搭設帳棚,進行戶外注射,由於空間寬敞,也讓打完疫苗等候15分鐘反應期的民眾,能維持社交距離。
每一瓶新冠疫苗可分裝為十劑,一旦從冷藏櫃拿出便須馬上分裝十針,並須在六小時內施打完畢。因此志工們也以十人為一組,讓民眾錯開時間來打疫苗,儘量做到分流病患避免聚眾。醫療和志工團隊的用心,就在這點點滴滴的細節裡。
來慈濟有歸屬感
饒鳳蓮的丈夫是慈濟醫師,她一來到報到處便被熟悉的志工包圍問候。為何選擇來慈濟打疫苗,她表示,慈濟很溫暖,一進來就有好多志工招呼著,民眾從登記、填表到消毒都被照顧關懷;加上慈濟離她的家很近、很方便,志工們都很熱情,護士技術也很好一點都沒感覺,她當然要選擇這裡打疫苗。
李燕陪著媽媽鍾美和爸爸一起來打疫苗,她對照顧周到的醫護和志工讚許不已。媽媽鍾美歡喜地說:「護士技術很高明,打完都沒感覺,一點都不痛。打了一針心裡較放心了,等到打完第二針會完全安心。」
馬慧君與丈夫曹傳周是慈濟美國第一批的醫療志工,他們特地從聖塔摩尼卡,開了一個多小時的車,回來慈濟打疫苗;回想過去兩人每個週末都隨慈濟義診隊深入偏鄉,甚至遠赴北加州服務,現在較少出門的他們說到慈濟醫療步步成長,語氣裡充滿了感情。
我們是慈濟美國第一批志工,對這有很深的感情,當然也對慈濟醫療水準有信心。回來這裡看診的親切感和歸屬感,是外面診所無法比的。
志工 馬慧君
當疫情剛在美國擴散蔓延時,慈濟志工把市面緊缺的個人防疫用品,送到醫療前線人員的手中;政府開放疫苗施打,慈濟醫療團隊馬上提出申請,只為了幫助社區居民能降低感染的機率。疫情期間,慈濟美國醫療與志工團隊一直在默默地守護著社區,以醫療專業與愛的關懷陪伴著惶恐不安的居民,度過這場世紀災疫,迎接春天的到來。
慈濟美國「有愛無懼・慈悲相繫」災疫中長期紓困計畫,與您攜手幫助無數家庭度過這段艱困苦澀的黑暗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