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採訪/錢美臻、朴妍欣;作者/錢美臻
第二屆「美洲跨宗教峰會」閉幕論壇中,慈濟美國總會執行長曾慈慧(右二)代表慈濟與會致詞。攝影/錢美臻
每三年舉行一次的第九屆「美洲峰會」(Summit of the Americas),從北半球阿拉斯加到南半球火地島整個美洲大陸和歐盟主要國家的35個國家領導人,和政治、經濟、民生等相關議題的組織團體代表,6月6日至10日匯聚美國洛杉磯,參與這場攸關後疫情時期美洲發展的高峰會議。
美洲跨宗教團體領袖藉此契機,於6月7日至8日在峰會周邊的「天主大教堂中心廣場」(The Center at Cathedral Plaza),舉辦了第二屆「美洲跨宗教峰會」(Interreligious Forum of the Americas),讓世人了解在後疫情時期,堅定的信仰可如何幫助美洲「建設一個可持續、有彈性和公平的未來」(Building a Sustainable, Resilient, and Equitable Future)。
慈濟行的法門


「美洲跨宗教峰會」邀請來自中南美洲、北美洲和洛杉磯當地的近80位宗教領袖,擔任兩天議程的主講人,包括基督教、天主教、猶太教、佛教等代表,基於各自的宗教教義和教派理念,闡述宗教信仰可如何協助美洲國家與社區,來改善或解決諸如:「民主包容」、「人權保護」、「打擊貪腐」、「改善移民與貧窮問題」等重要的問題。
慈濟是第二屆「美洲跨宗教峰會」中,唯一受邀在閉幕論壇中發言的佛教組織團體。慈濟美國總會執行長曾慈慧代表出席致詞,除了介紹慈濟創辦人證嚴上人的理念,與慈濟從竹筒歲月一步一腳印走入國際力行慈悲的歷程,更重點提到慈濟近年來在全球氣候變遷的努力,以及正在歐洲推動的援助烏克蘭難民項目的進展。
「我們持續在不同高峰會、論壇中,分享慈濟真正的『行的法門』,更重要是帶動與呼籲,慈濟食衣住行的生活教育。」曾慈慧強調:「此時此刻最重要的,就是要從自我內心開始做起。所以證嚴上人呼籲我們向天懺悔、向地感恩,要感恩大地之母,要長存一份感恩的心。其重要主軸就是『人』,人字符號倒轉就成為『心』,就是信念的帶動。」
身為唯一受邀參與「美洲跨宗教峰會」的佛教組織團體,是慈濟一步一腳印的奉獻和付出,獲得大家的肯定。所以我們也很感恩,來此做愛的共鳴與善的呼籲帶動。
慈濟美國總會執行長 曾慈慧
除了祈禱和平更應採取行動


主辦單位「宗教促進和平」(Religions for Peace)臨任副秘書長根本信博(Masahiro Nemoto)指出,這場重要的峰會,討論的都是攸關全人類的議題,主旨在讓決策者了解宗教領袖的關注點,以及跨宗教界對於人權、人生公平正義等重要價值的理念。
「無論是正在解決或將要發生的全球性問題或挑戰,都是G20跨宗教峰會關注和重視的議題,我們試圖在此向峰會領導人提出建言。」美國跨宗教界領袖「國際宗教議會」董事會主席北川奧黛莉(Audrey E. Kitagawa, Chair of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Parliament of the World’s Religions)說道,她在談話中指出,當代人類正面臨歷史未見的海空陸挑戰,以及人為衝突造成的貧困、饑饉、教育等嚴峻的問題,除了祈禱和平更應採取行動。對許多災變有能力且反應快速的慈濟,她認為足以成為許多宗教組織學習效法的典範。
長期與慈濟合作進行社區跨宗教服務項目的洛杉磯總教區普事與跨宗教主教阿列克謝·史密斯神父(Rt. Rev. Alexei Smith, Right Reverend Ecumenical Interreligious Officer of Archdiocese of Los Angeles)認為:「我希望看到未來,是每個人都在共同努力,沒有被孤立的、獨自奮鬥的狀態,是全人類團結共同努力在一起。我們都是一樣的人,我們都需要相互尊重和被有尊嚴的對待,更需要能滿足人的基本需求,這些需求與宗教信仰或文化傳統無關,我們是可以一起努力減輕世間困苦的。」
本次「美洲跨宗教峰會」由「宗教促進和平」、「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宗教領袖理事會」(LACCRL)、「G20 信仰論壇協會」(G20 Interfaith Forum Association)、「伯克利宗教、和平與和平中心」(the Berkley Center for Religion)、「喬治城大學世界事務」(World Affairs at Georgetown University)、「國際法律和宗教研究中心」(ICLRS)和「南加州宗教委員會」(ICSoCal)聯合舉辦。
有您、有我,我們共同努力,將幫助受困的苦難者,走向更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