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舞台 休士頓人文學校學藝競賽

德州分會  |  2023年4月30日
TzuChi_Blog_Houston_Academy01

作者 /林嵩然;編輯/李成林

評審之一(家長張園立)頒獎給朗讀競賽中獲得優勝的學生,志工與行政團隊拍照錄影,為他們留下難忘的瞬間。攝影/林嵩然

休士頓人文學校的一項傳統,一年一度的學藝競賽就是以西方社會的教育風氣為基礎,鼓勵孩子既然每個星期日都來努力學習這一個可能是很陌生、又可能是有點熟悉的語言,就應該試著鼓起勇氣,挑戰站在更多人面前開口說中文;還有不只是能說,也要能夠寫出一手的好字。

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

休士頓慈濟人文學校陳俐樺校長為孩子們的表現感到驕傲:「學校有年紀較大的孩子,他們有很多的才藝課,時間有限,讓他們在海外的中文學習更加困難,但他們表現得很好。」中高年級朗讀比賽開始前,陳俐樺校長跟學生們解釋規則,當問及小朋友們是否有信心時,大家都心有忐忑地說:「沒有。」但問到誰覺得自己會得獎時,很多小朋友都信心十足的舉手,確認自己會勝出得獎。

今年學藝競賽活動的設計,老師與行政團隊從細節進行討論,籌備頗費時間精力,但意義非凡。陳校長分享這是由教學團隊中蔡老師的一句話獲得啟發:「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競賽活動從準備起跑到結束,一切的展現就是:「形式不那麼重要,過程才是最可貴的。」

風氣,是一種環境的形塑之下,自然而然所產生出來的一種內涵與素養。老師的教學,人文教育的薰陶,讓孩子在這樣的風氣之中潛移默化、慢慢成長。這次的學藝競賽有朗讀與寫字兩項,由於考量孩子的準備時間,並不一定兩項都要參加,學生可選擇較有把握的一項報名;但也有不少孩子不想錯過這個挑戰自我的機會,一次報名兩項。學生姚予晴就是主動表示想要參加朗讀與寫字競賽。雖然她曾短暫的在台灣上小學,基本條件比較好,但仍努力準備、克服考試與上台的臨場壓力,在兩項比賽中都獲得「優勝」。

TzuChi_Blog_Houston_Academy02
由慈濟志工及學生家長組成的評審團隊,一起討論評分的方法,並將朗讀及寫字競賽的題目交給每一位評審。 攝影/林嵩然
TzuChi_Blog_Houston_Academy03
嚴陣以待的學生們,仔細聆聽老師說明比賽的時間和規則。攝影/林嵩然

老師殷勤耕耘,孩子成長茁壯

環境與天賦可能讓競爭得到比較有利的條件,但不可少的其他因素還包括了自身的努力,才能讓成績出類拔萃、與眾不同。學藝競賽的成果,需要孩子的努力、家人支持,以及一位有智慧的老師,根據學生的情況,給予適時的引導和鼓勵。

陳菊貞老師的班上有12個孩子,其中五位是家中完全沒有中文環境;他們沒有因此抗拒參與競賽,因為她用持續的鼓勵與肯定,支持班上的每一個孩子,也獲得孩子積極的回應。

陳菊貞老師投入在慈濟休士頓人文學校已經28個年頭,一直在教育的領域「耕耘」。她經常引用證嚴法師的比喻,老師就像一位農夫,孩子就像一顆最純真的種子,農夫殷勤的灌溉與照料,就能成長、茁壯;環境中不免長出雜草,就像一些不好的習慣或大環境的濁氣,農夫拔除雜草,有如老師將孩子導回正軌,用的就是充滿愛的「人文教育」。

人人參加、人人得獎

中文不只說,寫字也非常重要,因為字就代表你這個人,你的字寫得正,別人看你也同樣會覺得很正。

陳老師在帶班級學生時,一開始就跟孩子說,一定要把自己的名字寫得很好,並且她會用鼓勵的方式,讓孩子在考試時寫好名字,就可以獲得加分。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孩子們久而久之習慣於寫字就應該寫好。由於平時打下的良好基礎,讓孩子們在競賽中自然而然地脫穎而出。

華人常常在面對沒有把握的比賽,就會用「志在參加、不在得獎」鼓勵參賽者,休士頓慈濟人文學校的學藝競賽則是「人人參加、人人得獎」。

陳俐樺校長在頒獎典禮尾聲時說:「沒有上台獲頒獎狀的小朋友,都是『表現優良獎』,也會有獎狀。」因為,無論競賽活動怎麼辦理,總是一個競賽,其中比較突出的孩子得到「優勝」,但每一個願意挑戰自己的孩子,只要站上舞台,就值得拿一個「表現優良獎」。

靜思語》:「現在分分秒秒的付出,就是未來點點滴滴的收穫。」

支持慈濟人文教育,獻出愛與關懷

更多新聞故事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