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珍妮弗·露易絲(Jenyffer Ruiz)
攝影/路易斯·羅卡(Leuris Roca)厄瓜多報導
厄瓜多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慈濟每個月在多個地區進行食物發放,讓低收家庭免於挨餓。圖攝於第三次發放(6月18到6月27日)。照片提供/慈濟厄瓜多聯絡處
南美洲厄瓜多(Ecuador)低收社區的道路,基本上都非常崎嶇難行。沒有鋪柏油的黃土坡道上,一台小貨卡徐徐前行,不敢開快,因為車上載著許多糧食,連乘客座位都已被食物袋塞滿,因此負責發放的慈濟志工和志願者們跟在小貨卡後頭徒步行走,前往一個又一個村莊,進行一次又一次的食物發放⋯⋯

在門口殷殷期盼
這幾個月來厄瓜多的死亡案例急速攀升,有些遺體直接被棄置在診所前,用塑膠布蓋起來,有些則是裝在紙板做成的棺木裡,分置空地。
根據紐約時報調查發現,和去年三月份到四月中的死亡人數相比,今年同期厄瓜多死亡人數高出7600多人,但官方數據顯示,同期死於新冠肺炎的人,只有503名。無法掌控疫情的政府,還同時面對厄瓜多近代史上最嚴重的經濟衰退⋯⋯
四月份,慈濟厄瓜多志工在卡諾亞(Canoa)、維和港(Portoviejo)、聖塔安娜(Santa Ana )、曼塔市(Manta)等地進行大規模食物發放。由於厄瓜多疫情嚴峻延長宵禁,每一戶、每個星期只能外出採買兩次;再加上政府只對貧困家庭提供每兩個月約60美元的補助——低收家庭面臨斷糧,入不敷出。
慈濟志工動員當地志願者發放糧食包,每一袋裝有大米、麵條、玉米粉以及食用油等八種食品,讓居民能免於挨餓,無法前來領取的,就逐戶送上關懷。四月到六月,共5680戶家庭受到幫助。


志願者傑米穿著慈濟志工背心、戴著口罩,從車上卸下一只又一只麻布袋,走向一個又一個用木片和泥土簡陋搭建而成的平房,許多原本就貧窮的家庭還沒從2016年的大地震復原,又得面臨新冠肺炎疫情。「我負責的工作是幫忙(慈濟)基金會分配糧食包,盡己之力幫助社區民眾。」傑米決定付出自己的時間和體力,還沒走到平房前,就有媽媽帶著孩子、或是家中的男主人、長者坐在輪椅上⋯⋯在門口伸長脖子,殷殷期盼馳援物資到來。


傑米學慈濟志工彎腰鞠躬,將手中的麻布袋恭敬交給需要的人,社區裡有很多人沒口罩、也沒食物。
非常感謝慈濟發放的糧食包,讓我們在非常時期,能免於挨餓之苦。
民眾 戴安娜


橄欖枝芽
一些志願者負責發放,另一些志願者就拿著自製海報,把握機會向民眾推廣素食。
一張海報上頭畫了三隻鴿子叼著橄欖枝芽象徵和平,寫著「Amor de Tzu Chi (慈濟之愛)」和「Juntos Somos Mejores (一起行動,我們會變得更好)」,另一張海報則畫了一個人張嘴進食,上面寫著「Salva Vidas!Come Menos Carne(拯救生命,少吃肉!)」這些遠在南美洲的厄瓜多志願者,認同慈濟理念,疫情中步步實踐證嚴法師「茹素、護生、愛地球」的教導,也親手將證嚴法師的祝福信,交到民眾手中。


志願者戈瑪先是訝異地看見慈濟志工每次都帶來一整貨櫃的食糧,又看見自己服務的社區鄰里收到物資後,莫不化去愁容展開笑顏,她代表這些低收家庭感謝慈濟,一遍又一遍。
慈濟志工很幫忙我們的社區,真的很感激。我們願意和慈濟同心協力,因為他們(慈濟)做得真的很好。
志願者 戈瑪
頂著炙熱的太陽,挨家挨戶地造訪直到日落夜黑,志願者臉上滿是大汗,也流露出喜悅,他們體現了大愛的真諦——用自己的不便,換來他人福祉。發放過程中,不少家庭聽聞慈濟竹筒歲月的故事,於是也將家中的零錢攢出來,放進志願者手中的慈濟竹筒,希望自己的一點心意也能點滴匯聚,施與受,只在一念之間。


慈濟美國將從「撫平美國疫情線」防疫工作,轉入災疫中長期援助計劃,陪伴疫情中受重創的弱勢族群,協助他們重返正常生活。此時此刻,因為有愛,而心無恐懼,慈悲的心念將我們緊緊相繫,成為安定人心的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