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慈济! 用行动化解陌生 用教育翻转人生

布满石砾的救灾、教育推广之路,在达拉斯慈济志工锲而不舍的努力下,终于敲开那扇大门。

摄影/吴怡萱

1992年8月23日,慈济在达拉斯成立,从此在北德州辽阔的平原上有了蓝天白云的身影。

成立人文学校、慈济大专青年社、对社区内科索沃难民的关怀和发放、每周老人院探访、为难民学童课后辅导、以及举办骨髓捐赠验血活动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慈济达拉斯慢慢茁壮,至2008年成为达拉斯分会。举凡义诊、大型义卖、个案关怀、认养资助学校用品、市区游民发放、参与当地政府的清洁活动、街头募款等,承担起北德州、阿肯色(Arkansas)、俄克拉何马(Oklahoma)、堪萨斯(Kansas)和田纳西(Tennessee)等州慈济志业的推展和教富济贫的使命。

谁是慈济?爱心驰援救灾反受阻

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Hurricane Katrina)来袭,大量灾民从新奥尔良(New Orleans)跨州涌入邻近的达拉斯。有着赈灾资源的达拉斯慈济志工急急驰往官方设置的灾民收容所,却因为当地政府不认识慈济,不得其门而入,让慈济的赈灾物资迟了一个星期,才送达灾民手里。但也因为卡特里娜飓风赈灾的因缘,开启州政府对慈济的了解。德州紧急事务管理局(OEM, Office of Emergency Management)在发放过程中,对慈济志工尊重对待灾民的方式,感到印象深刻,因此主动向德州政府救灾单位接洽,把达拉斯慈济正式列入德州州政府救灾团体,甚至邀请达拉斯慈济志工参与只有政府相关单位才能参与的救灾连线会议。达拉斯慈济是唯一参与的亚洲慈善团体,得以第一手了解最详尽的灾情和整体救灾规划。德州紧急事务管理局甚至承诺,只要慈济可以提供的,他们一定协助成就

默默耕耘长出信任 州政府肯定提升救灾效率

从处处碰壁到市府主动来电求援;从不得其门而入到与红十字会、救世军携手合作;从在社区默默耕耘到参与大型急难救助发放及供应热食,这条布满石砾的急难救助之路,在达拉斯慈济志工锲而不舍的努力下,终于敲开那扇大门。

2008年8月至9月,达拉斯慈济分会先后为古斯塔夫飓风(Hurricane Gustav)、艾克飓风(Hurricane Ike)灾民安置数千床爱心环保毛毯、提供热食、发给每人100美元的现值卡作为加油之用,助灾民踏上返家路。2017年8月25日,哈维飓风(Hurricane Harvey)重创大休士顿,数千人被撤离到离家四个半小时的达拉斯地区。两周后,灾民总算可以回家,但却交通受阻,一来灾区政府无法提供运输工具,再加上一票难求,灰狗巴士车资翻倍,又开始限制车票购买。达拉斯慈济志工出面和灰狗巴士协调,用爱和智慧感动灰狗巴士。灰狗巴士董事长甚至亲口指示,车资全免,载送灾民返乡重建家园。

有坚强的学校 就有坚强的社区

达拉斯有许多家庭无法负担给孩子买新制服,孩子就穿着同一件陈旧的制服上学,就算不合身,也只能勉强顶着。达拉斯分会体谅低收入家庭的经济状况,和达拉斯市府合作,透过一年一度市长返校日发放文具的机会,提供新制服给低收家庭学子,每年发放数千至上万件的新制服。

2011年,欧巴马中学成立,这是当地唯一一所公立男子学校,提倡全人教育,希望改变达拉斯就学环境,塑造出未来的领导者,也为低收家庭的孩子提供好的就学选择。早和达拉斯慈济分会有过因缘的南基亚.道格拉斯(Nakia Douglas)校长,邀请达拉斯分会志工引进慈济静思语品格教育课程,学生们一起讨论静思语,学习中文,也认识慈济。感受到品格教育的不同和对孩子们的影响力,另外两所学校:芭芭拉乔丹小学(Barbara Jordan Elementary School)以及莱尔斯中学(Lyles Middle School),也都跟着引进慈济品格教育。

达拉斯慈济人,真诚付出无所求的“慈善”,教之以礼、育之以德的“教育”,在北德州的平原上,传播爱的种子,启动善的循环,促进社会祥和。

X
微信裡點"發現"
掃QRCode便可分享此頁
複製網址
前往微信
按"複製網址"後複製連結後,再按"前往微信"即可前往微信App分享此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