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陳健、岑慧意、王偉齡
海地山區農村杜爾瓦作物歉收面臨糧荒。7月6日慈濟志工前往山區發放大米,純樸的村民露出陽光般欣喜的笑容。攝影/凱辛亞
海地農工貝洛爾拿著鋤頭,鑿著佈滿石頭的土地,在這個時節,上面什麼都長不出來,但他和杜瓦爾村(Duval)的其他農民還是低著頭,鑿啊鑿,好像只要這樣鑿下去,就會奇蹟似地長出東西可以吃:「如果有人給我工作,不管如何奇怪的工作,我都會接受,因為這樣才能買食物,我們一或兩天吃一餐,有時候三天都沒吃⋯⋯」
杜爾瓦村
雖然是炎熱的夏天,但這個位在海地太子港貝松市(Petion Ville)山頭的杜瓦爾村,涼風徐徐,舒適宜人,然而此時居民們的臉上不是寫意而是焦慮——這裡的小農戶越種越窮。他們耕作面積很小,有雨時種蔬果,缺水時種玉米、高粱,很多貧戶並非不事生產,而是由於其他結構性問題導致飢餓,再加上地處偏鄉,通往農村的道路坑坑窪窪,交通極為不便,即使和太子港市中心距離只有50公里,但一直得不到非營利組織的援助。
疫情一再近逼,貧病無路。海地政府規定『居家避疫』的時間越久,社區人心更加的浮動不安,帶來的經濟衝擊使得糧食危機更趨嚴重,尤其是那些孤老與弱勢家庭,在家裡挨餓受怕。
空空如也
走進杜瓦爾村的住家裡,破舊簡陋,隨便的一塊布掛上,就當作房間的隔牆,而斷垣殘瓦圍成的後院,是他們煮食的地方,空空如也的鍋碗瓢盆散落一地,看來好一陣子都沒開伙。糧食不足造成營養不良,貧病惡化,海地社福部門及該區的社區領袖提出懇求,慈濟是否能夠支援。
“我們種的蕃茄、大白菜,因為沒有下雨所以也沒有收成⋯⋯
社區領袖 比利·保羅(Pierre Paul)
在海地慈濟志工張永忠及如濟神父經過審慎評估之後,認為杜瓦爾村民以務農為生,都是普通的小農戶,民風非常淳樸,應該沒有發放安全上的疑慮,再加上目前當地上一期所種植的耐旱作物玉米已經吃光了,新的又未收成,處於青黃不接的時期,有些赤貧的農民只能以香蕉或芒果來果腹。
慈濟志工戴上口罩、手套等防護措施, 前往發放,以解他們的燃眉之急。
質樸良善的村民
一千多包來自台灣慈濟本會捐助的大米堆上卡車,繞著山路顛簸前行,辛苦抵達後,海地本土志工們奮力地卸下大米,整齊放置在乾脊的土地上,堆得像小山一樣高。本土志工以虔誠的心念,從佈置場地到物資搬運、發放,有組織、有效率地完成每個細節,而且臉上都寫滿了歡喜。
我們把關懷帶到這裡,每一袋大米代表的是我們對受難者的愛與關懷,尤其在這波疫情中,他們的生活更加辛苦。
刘箐 法拉海地慈濟志工 如濟神父盛医院急诊部医师
因疫情影響,如濟神父再三呼籲村民遵守秩序、保持適當社交距離,雖然受助者們可以井然有序地排隊領米,但無法保持距離,也很少人戴口罩,因此除了大米,慈濟志工又另外準備了口罩,每人可以領三只。
如濟神父在發放典禮中,總是很認真地介紹證嚴法師、慈濟、還有慈濟的竹筒歲月,張永忠則和所有人分享了證嚴法師的祝福 。
拍掉灰塵
收到大米的人們把兩大袋的米頂在項上,好像一點也不重,想到可以煮一碗許久未曾吃到的白米飯,腳步變得輕盈,飛也似地回到家中,立刻拿起地上的鍋子,拍掉灰塵,男孩被派去收撿樹枝,爸爸席地生火,媽媽珍惜地將白米倒出來,今天一家人就先吃一小把,這已經是天大的幸福。
當地居民知足也懂得感恩,回過頭來,把精選的當地農產品帶到發放現場,說要送給志工,志工們被這裡人們的質樸良善,給深深打動。
我選擇以食物來幫助他們,是想讓他們有受教育的機會,套句海地諺語說,沒有食物,就沒有打仗的力氣。
海地慈濟志工 如濟神父
而教育,不是只有侷限在校園內,慈悲大愛的啟發,也透過志工的行動,傳達給了社區,讓他們看見希望、重拾力量。
7月6日的發放,就在一個2010年被海地大地震震得頹圮的教堂前舉行,一個上午就有512戶家庭受惠,每戶領十公斤的大米,共發放了1,024包。志工看到鄉親們歡欣鼓舞的溫馨畫面,還一直被告知「有了大米就不會再受苦!」志工們忘了疲累、加緊作業,兩個多小時幸福滿滿地成就了一場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