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S 春風化雨
愛的縈繞 - 亞特蘭大慈濟人文學校2023年親子夏令營參與有感作者:馬冰
Read More
七月二十四日,人文學校的夏令營開營了。酷熱的盛夏,讓人易犯睏,但在營里,看到的卻是孩子們渴望、興奮 又帶點生疏的怯意。 陽屏玉校長請我和朱德君師姊承擔「靜思語」課程,我們都曾是人文學校的教員,責無旁貸。我們認真備課,重上講台。上午十時,我擦上「慈濟面霜」(帶著微笑),面對課堂上每位學生,希望他們放下心怯,用老師真誠的愛,用證嚴上人對學生人格塑造的教育和期待,滋潤每位孩子的心。接著,引入正課,我用淺顯的語意告訴學生,什麼是「靜思語」?為什麼要學「靜思語」?用一句「感恩、尊重、愛」的「靜思語」讓學生去理解師公上人對孩子們的期盼。當我問在座的學生:「你最感恩的人,最愛的人是誰?為什麼?」時,孩子們的笑臉綻放出愛的光波。「我最感恩的是爸爸,他天天上班,很辛苦。」、「我最愛我的媽媽,因為她最愛我」、「我愛婆婆,婆婆會煮我喜歡吃的菜。」、「我感恩老師」、「我愛弟弟」、「……」,你一言,我一語,課堂上熱鬧起來。雖沒有很完整的論述,卻充滿童真,看得出,在孩子的心中己種下了感恩和愛的種子了。我順勢把這種感恩、尊重和愛,歸結到要好好學習,孝敬父母、愛惜生靈上,做個好孩子、好學生、好青年。下課鈴響了,在學生的笑語聲中,我走出課堂,突然,有三個學生,跑過來,擁抱著我說:「老師,我愛你!」。頓時,我的心激動得難於言語,我激動于孩子們的可愛,更感動于「靜思語」的能量。可惜當時沒能拍下這溫馨的瞬間,不過這愛已深深地植入我的心田。 第二堂课時,我問出了這三位擁抱我的學生,我感恩他們的愛,我同時對在座的全體同學大聲地說:「老師很愛你們」。溫罄的愛蕩漾在整個課堂中。第二課的靜思語是「不要小看自己,人有無限可能」。我例舉一些小故事,用多媒體的教學方式讓學生了解人的無限可能,也用他們在親子夏令營的體驗,看到自己的能力和收獲。這次的夏令營,開設了不少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課程,有國畫、書法、民樂(中阮、二胡、古箏、揚琴、琵琶、中胡)、中國民族舞、中國棋,有運動型式的跳繩、踢毽子和瑜珈,還有一整天的親子戶外活動課。多方的傳統元素,加上名師的表演指導,讓孩子們開闊了眼界,了解了中華文化傳統的博大精深和親子互動的重要性,增加了學生相信自己的決心。最後我讓孩子們記住一句英語「I can do it」來給自己加油。相信我們若自愛、自律、自強,明天會更好!有文化底薀的教育,就能樹人!感恩家長、學生,感恩人文學校行政團隊、支會志工,成就了這次生動活潑,賦有肉涵、值得回憶的靜思親子營。愛,在我們大家庭中萦绕!
兩集《人間菩提》觀後感
Read More
2023/3/16 慈濟愛心商店募愛
桃園區的慈濟合心組隊從去年五月起,就開始策畫啟動招募願意放置 慈濟竹筒的愛心商店。進行拓展得相當順利,至今已有一千多家,並有兩百 多個竹筒回娘家。足見社會還是有愛心,只要走出去,做對的事,就對了! 上人說,以竹筒募愛是讓大家記取慈濟當初的開創精神,恆記「五毛 錢的故事」,不忘初衷,以此激勵著慈濟人繼續前進。點滴可以匯成大海, 慈濟的慈光普照,是多少的善行善舉,多少的五毛錢累積,多少眾人的愛心 匯聚。身為慈濟教師,也當積極啟發學生的些微正思善念,它會因你的鼓舞 讚美而繁茂欣榮,利益周遭。
2023/3/16 2023/3/17 馬來西亞柔佛嚴重水患,慈濟人投入救災
不少災民非常感恩慈濟志工的及時投入清理救助,使他們在困境中得 到紓解和支援。 慈濟人的行動向來是無所求的付出。上人說:「無所求,方能心無罣 礙。」但另方面,上人也希望個人能反思盤點自己的生命價值,如做了多少 錯事,就得懺悔覺悟,並解開與人的瓜葛,才不致業緣隨身。若他人有錯, 倒無須計較;有怨,一筆勾銷。所以要有恩報恩,有仇不報仇,才能洗淨煩 惱無明,累積智慧。上人勉勵人人至少當「初發心菩薩」,經一事,長一 智。人間是眾人組成的,不是一個人。得眾人一起做好事,才能成就大善 緣。在慈濟教學環境中,也須要教師、家長和學生三方面共同發揮
桃園區的慈濟合心組隊從去年五月起,就開始策畫啟動招募願意放置 慈濟竹筒的愛心商店。進行拓展得相當順利,至今已有一千多家,並有兩百 多個竹筒回娘家。足見社會還是有愛心,只要走出去,做對的事,就對了! 上人說,以竹筒募愛是讓大家記取慈濟當初的開創精神,恆記「五毛 錢的故事」,不忘初衷,以此激勵著慈濟人繼續前進。點滴可以匯成大海, 慈濟的慈光普照,是多少的善行善舉,多少的五毛錢累積,多少眾人的愛心 匯聚。身為慈濟教師,也當積極啟發學生的些微正思善念,它會因你的鼓舞 讚美而繁茂欣榮,利益周遭。
2023/3/16 2023/3/17 馬來西亞柔佛嚴重水患,慈濟人投入救災
不少災民非常感恩慈濟志工的及時投入清理救助,使他們在困境中得 到紓解和支援。 慈濟人的行動向來是無所求的付出。上人說:「無所求,方能心無罣 礙。」但另方面,上人也希望個人能反思盤點自己的生命價值,如做了多少 錯事,就得懺悔覺悟,並解開與人的瓜葛,才不致業緣隨身。若他人有錯, 倒無須計較;有怨,一筆勾銷。所以要有恩報恩,有仇不報仇,才能洗淨煩 惱無明,累積智慧。上人勉勵人人至少當「初發心菩薩」,經一事,長一 智。人間是眾人組成的,不是一個人。得眾人一起做好事,才能成就大善 緣。在慈濟教學環境中,也須要教師、家長和學生三方面共同發揮
人間菩提3/16, 3/17 感想
Read More
台灣慈濟的愛心竹筒從身旁的人開始作起, 在發放於所有的早餐店和飲料店, 這些是很多年輕人在聚會和光顧的地方。我覺得這個經驗可以運用在我們亞特蘭大的地區, 目前有幾乎快二十家的珍珠奶茶店在亞特蘭大的郊區, 如果我們可以帶著學生去作校外慈善的活動, 這些店可以作為新的竹筒的勸募地點。
上人說小善從身邊作起, 我們可以每星期找個老人中心, 或是食物銀行, 看有沒有慈青或慈少可以去幫忙。我記得在新澤西的慈濟是每月兩次的活動, 志工會到老人的安養中心, 去陪老人或是帶他們作手工的活動, 再來是我們慈濟有這麼好的廚房, 其實可以作些食物去發送給無家可歸的街友, 或是把食物送到食物銀行, 因為我鄰居的教會就是每週都會發放食物給低收入戶的家庭
在人間福報的影片中, 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義工都發願去幫助不幸的災民, 我覺得慈濟中文學校的活動, 可以包含有些災難發生時, 帶著學校的學生去在商店門口去募款, 也可以帶著學生們去參觀其他的救災組織, 讓學生們對於救助不幸的人們, 有比較深刻的認識。
上人說小善從身邊作起, 我們可以每星期找個老人中心, 或是食物銀行, 看有沒有慈青或慈少可以去幫忙。我記得在新澤西的慈濟是每月兩次的活動, 志工會到老人的安養中心, 去陪老人或是帶他們作手工的活動, 再來是我們慈濟有這麼好的廚房, 其實可以作些食物去發送給無家可歸的街友, 或是把食物送到食物銀行, 因為我鄰居的教會就是每週都會發放食物給低收入戶的家庭
在人間福報的影片中, 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義工都發願去幫助不幸的災民, 我覺得慈濟中文學校的活動, 可以包含有些災難發生時, 帶著學校的學生去在商店門口去募款, 也可以帶著學生們去參觀其他的救災組織, 讓學生們對於救助不幸的人們, 有比較深刻的認識。
0316、0317人間菩提心得
Read More
竹筒歲月小錢行大善的精神一直是我很景仰的,每天投入「五毛錢」代表著出門前(我覺得也可以理解成每天)有一顆救人的心,節省「五毛錢」,也是培養節儉的心與愛人、救人的心。通過推動愛心商店專案,可以讓慈濟人有因緣去「說故事」,宣導人性本善和慈濟的精神,在當店家瞭解慈濟故事,也瞭解小錢也能行大善後,可能也會發心,願意付出助人的愛心,多一個人就多一股力量,可以一起動心念結善緣、造福業。
而在我們幫助他人時,也需要體察自己的是否保持著平常心。我們在行好事時,更需要在做好事中修心,要付出無所求。如果做好事時,很在意自己的付出,也很在意對方是否存有感恩心,會不會回饋自己,這樣沒有修心,也失去幫助人的了意義了。我們不應去計較付出,對的事情做就對了。在付出無所求的同時,我們更要感恩解怨。
正如上人所說,有結就要趕快解開,向人道歉懺悔,但不可以計較別人對不起我,要找人算帳。我認為人的一生一定多多少少會做錯事,也多多少少會得罪人,但是我們不能放著這些錯和怨不管,應好好的解決,同時也該放下別人的錯和仇。「恩恩怨怨,有怨的,一筆勾消;有恩的,時時感恩,生生世世的感恩。」報恩不要報仇,我們也應當記著別人的好和恩惠,感恩別人對我們的幫助,心懷感恩,做更多的好事回饋。另外,更要感恩父母給予我們來到人世間的機會,以及讓我們能平安長大,有能力幫助多人!
荷花精神作者:曾璧容
Read More

亞特蘭大慈濟人文學校每周除了中文課,還有半小時的人文課。身為教師,除了參照學校提供的《大愛引航》中的主題外,還可以此主題靈動發揮。這次春季開學的第一堂人文課,我用了一張照片,向學生們娓娓道來‧‧‧
這是張美麗的荷花照,是我家前院去年夏天的荷花照,淡雅粉紅,微妙香潔,嫣然開放在盈綠的背景中。於是開始細細對學生們介紹這「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也就是佛教世界中慣稱的「蓮花」,讓他們認識到這就是“佛菩薩的花兒”。先讓他們從我展出的數幀佛圖中,留意到佛菩薩們踩著的、坐著的都是瓣瓣形態優美的蓮花座。讓他們再低頭看看自己身上的制服,連慈濟的標幟也離不開蓮花的護持呢!為何佛菩薩們選中蓮花呢?我藉著一些圖片講述了荷花獨特的般若品格,它沒有蘭花那般在象牙塔中的嬌貴,它可深入塵世的泥淖中而活出自我的芳潔,猶如聞聲救苦、廣度眾生的觀世音菩薩,雖悲憫眾生、深涉娑婆,卻無礙其廣受敬拜崇仰的聖潔形象。上人曾說:「每一份菩提心,就會造就一朵芳香的蓮花。」,又提:「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朵清淨的蓮花,都有無量的智慧─把良知、良能啟發出來,則福慧果報無量!」
目前世界各地仍然疫災橫行。都一年了,仍無紓緩跡象。偏逢美國大選,政壇動盪,人心不安,加上因疫困導致的百業蕭條,民生經濟愈發困窘,多麼難以令人愉快的大環境啊!藉著荷花之姿,勉勵仍困於線上學習的學子們,何妨在內心深處種上荷花,秉持著荷花精神,不論處在何種環境,都能活出一份清涼的法喜,修持品德,樂善好施。也在此為諸多戴著口罩、辛勤忙碌於世界各地提供物資救援的慈濟志工們深深祝福。他們在證嚴上人五十多年來永恆不變的濟世理念下,蓬勃地繼續散播慈濟大愛,像是一朵朵美麗的荷花,在多難的人間散播芳潔。而慈濟人文學校也在努力培育著更多的小菩薩們,去體認「慈悲喜捨」,去點滴落實慈濟大愛。感謝亞特蘭大慈濟人文學校,讓我有機會耕耘於學子品格不可或缺的人文教育。
重振德風作者:藍晶
Read More

Photo by Marco Zuppone on Unsplash
我們華人很重視為男孩命名。大兒子出生後,雖有了洋名,一直未取好中文名字。外子參考多本姓名學,還未得要領,又和遠在台北的公公商量。公公來信建議,命名「德馨」可好?我們當時年輕,一看這兩個字,又難寫,又顯得土氣,不約而同回絕了。事隔多年,公公早已作古,而大兒子也已大學畢業,不知為何,「德馨」這兩個字再度來到我的腦中,有了非常不同的份量。若公公地下有知,可願原 諒我們當初的淺薄無知?
翻開《論語》,處處在講「德」。學生時代,被逼著一條條地背,總覺枯燥無味。那知聖人之言,經得起鑽研深思,反覆歷練,而後知其言之如金剛鑽之恆久璀璨,永不崩解。人與人相處,最痛苦 的,莫過於對方之無德。人可以俗,可以窮,卻不能沒有良好的品 德。具體地說,是至少做得到:敬上恤下,不欺不犯;言出必行,不 巧語空話;愛人惜物,不傲不奢;是非分明,不貪取詐得‧‧‧一句話,是有顆端正、虔敬、慈愛的心,則做人處世,無不融洽圓滿,也帶給周遭和諧快樂。有學問的人沒有品德,比文盲可怕;有錢的人沒有品德,比窮人危險。「品德」像是中藥裡的當歸,將你的學識、財富歸導到正路。
當人類社會〝進步〞到是非不明、正邪不分的混亂時代,我們是否該將這受輕視、埋沒的倫理道德,再拭亮、重估?「禮義廉恥」不是可厭、落伍的老舊東西,而是我們要光明堂皇立足於世,不可或缺的重要品德。今天,海外的華人在這多重污染的社會中,已領受到教養子女的艱辛困難,額外感到重振中華倫理道德之必要。欣喜於此地多所中文學校對傳統倫理道德之重視,有心的耕耘,自會有無量的豐收。
又是開學時候,願您的子女回到中文學校,不只多學些中國話, 多寫些中國字,還能多薰習到華人溫文儒雅的氣質和誠信精進的風 格,活出華人的尊嚴!
《靜思語》的琉璃世界作者:曾璧容
Read More

信佛者,都想修心、修行。如何起修呢?周遭熙熙攘攘,謀生又 艱難,為人處世日趨繁複紛雜。最難的是,如何在日理萬機的塵忙 中,還能修得心澄如水,不為塵惱而污染,不受外緣而激盪。自然我 們可讀讀《心經》:「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 苦厄‧‧‧」對於有大智慧的修行者,這幾句話就夠了,就能使他大 澈大悟,豁然開朗,慧光明照,心寂體空‧‧‧但對一般凡人,實在 太玄,極難在日常生活中起用。這時,這些讀來簡易的靜思小語,就 句句晶閃,在我們徬徨凌亂的心海中熠熠發光。一句句,是如此智慧 溫柔地將你提昇到做人處世的最高境界,幫你遠離煩惱,助你清淨自 在,更進一步鼓勵你散發愛心與慈悲,創造祥和的世界。每一句話, 都蘊藏著永恆的真理。上人以她自身的體驗、領悟與修行,前後密密 諄諄地開示了數十大篇,涵蓋了數百近千句的靜思慧語。真是:
篇篇慧語含般若,
看似尋常卻不凡!
腳踏實地且行善,
琉璃世界任遨翔。
在這災難日頻的廿一世紀,何其有幸,慈濟教育仍能一代代地傳 承下來。上人的大智與大悲,透過這些慧語讓年輕世代去領受、薰 陶,進而去落實。《靜思語》猶如顆顆晶閃的琉璃,遍撒光明的希望 在這動盪人間。
春風化雨菩提路 - 從 證嚴上人的教育志業 談 亞特蘭大慈濟人文學校作者:曾璧容
Read More

本校秉持上人的創校精神,以「慈悲喜捨,誠正信實」為校訓,慎聘有愛心的優良教師,循循善誘,啟發孩子本具的良知良能,以鼓勵和讚美代替傳統的施壓責罰。除了正規的中文課和供學生依興趣選修的才藝課外,還加上每位學生都會受到薰陶的半小時人文課,教授一些為人處事不可或缺的觀念美德,如分享、尊重、慈悲、環保、愛與謙卑、去貪念、發好願等等。希望學子們都能受教得中規中矩、懂事成熟、熱心助人,將來出到社會,也能傳播善的種子,利益眾生。雖說「良師出高徒」,但還是很需要家長的支持與配合。本校會定期舉辦「親師懇談」,和家長多做溝通,畢竟家長的言教身教,和老師的言行同等重要。
本校的才藝課除了古箏、扯鈴、美勞和功夫之外,還有老祖宗傳下的寶典《弟子規》課,對於學子的言談舉止行為,有更為細緻的規範。
證嚴上人的運籌帷幄,深具菩提智慧。鑑於西方的物質文明社會強調個人自由而導致的社會亂象,倫常失序,道德低落,人心動盪,對於海外的人文學校,特別強調品格教育,讓學子們在社會大染缸中,仍能秉存人性的良善並薰習到謙恭有禮、與人和諧互動的美德。
本校謹守上人慧訓,配合靜思語教學,善巧轉化學子的心性,使他們學會正向思考,培養慈悲心,進而祥和周遭。人人若此,真善美的世界也不遠了。時間不回頭,請及時為子女做善的抉擇。歡迎加入慈濟人文學校的行列!
點滴成大愛作者:曾璧容
Read More

戴著口罩,隨著其他老師來到後面庫房,找到了我班須用的課本、作 業本和《大愛引航》等,再來到前頭會議室,只見長桌上已堆滿了各式各樣 要分餉學生的「禮物」。一盒厚實的大塑膠袋供老師們依學生人數取用,每 位學生一袋。袋中除了要給學生的課本和作業本外,還可添入一包口罩、弟 子規字帖、手工藝品、玩具燈籠、水瓶、原子筆、蠟筆、水彩盒等等諸多繽 紛小物品,倒像是耶誕禮物。相信學生們在打開時,會有一份欣喜,會感受 到學校的愛。尤其在這困居期間,沒能來校上課,沒能有溫馨的典禮,沒能 上台領獎,應會更為珍惜校長和老師們這份體貼入微的愛心,它透過了這一 袋袋,帶給學生溫暖!
愛心可以如水,涓滴可匯成流,永無止歇。想起證嚴上人在五十多年 前提倡的每位主婦五毛錢的那段竹筒歲月,匯流至今,使慈濟已茁壯成遍及 全世界一百多國家的慈善組織。點點滴滴都是愛,但願學子們在細膩領受之 餘,也能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懂得對周遭散發溫柔關愛,以後進入社會,更能推廣愛心,造福社會。
Previous
Next
CONTACT US /聯絡我們
Tzu Chi Academy, Atlanta
亞特蘭大慈濟人文學校
Phone: 770-986-8669
Email: [email protected]
Class Location 上課地點
2000 Clearview Ave. #100
Atlanta, GA 30340
Hours: every Sunday 9:30 AM to 1:00 PM
(只限於上課時間,週日上午 9:30~下午1:00)